架起学生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架起学生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王艳辉

王艳辉河北省邯郸县实验小学

摘要: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呈现在课堂中,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他们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小学数学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离开了生活,一切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注意问题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所以我们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这样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做的,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几个例题,做几道练习就行了,而应该从过去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训练学生学会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消化、吸收,再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训练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案例中的两位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小鱼、水、鱼缸、蝴蝶、蜻蜓、杯子、树、花、剪纸、五角星等,无不来自于生活,而且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呈现在课堂中,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他们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通过与知识有关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教师则要利用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构建数学问题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数学理论结合实际生活,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学到新的知识。例如:教学“用数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说一说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2扇门和4个窗户合起来是多少?第一组的男生比女生多几人?黑板上有10个字,擦了6个还有几个?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学生倍感亲切,才能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便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校园生活中会举办各种不同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等等,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

在教学利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时,课本中给我们的信息窗是有关外出旅游的情景,需要坐车与购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我在新课中采用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拔河比赛,说:学校要进行拔河比赛,两队中每队有9名同学参加,另有30名拉拉队员,问一共有多少人?学生的兴趣很高涨,都争先恐后的说出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该怎样列式,趁着学生的热情,我又给大家出了几道生活中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也让学生思考我出的题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大家出道类似的题吗,学生都积极的开动脑筋,思维开阔了,同样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已经解决。然后让学生观察信息窗,当做练习处理,巩固了新知,更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解决了本节课的新内容,最终学习效果良好。

三、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格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平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