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群众文化的民族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简论群众文化的民族精神

李建国

李建国黑龙江省佳木斯郊区文化馆

【摘要】本文通过举例从两个大方面:群众文化所代表的意义和群众文化所创造的力量,论述了群众文化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群众文化意义力量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3-0200-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就显得格外突出,它一方面代表了本身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代表了人民的和谐、安居乐业的精神面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歌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这一论题加以论述。

一群众文化所代表的意义

第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具有其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那么它的主题就是和谐、向上、激发人们奋进的热情等。和谐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主题,在伟大而广博的中国文化中,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意义,它见证了古老而闻名的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它鼓励人民勇敢向前、大胆创造、相互宽容等,要有坚韧的伟大民族精神。我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认为:“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第二,群众文化也传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自身的张力与驱力。从时间维度和传承发展的关系看,传统文化既是在过去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又是能够从过去一直延续和影响到现在,且还可能对未来的民族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那些文化。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文化的进步、传统文化的演化,均是一个不断自我建构且又不断自我解构的过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大多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它象征着和谐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而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这就是和谐和力量。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在追求和谐。“和谐社会”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群众文化就代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代表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和谐和民族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二群众文化所创造的力量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它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它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激励着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又在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显现出了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大量的群众歌曲,这些歌曲是伴随着全国救亡运动的热潮而产生的,是时代的号角、团结的力量。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使这首歌享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些作品大大激发和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敌御侮的士气和斗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再是拘于一格的单一型活动,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逐渐走向了社会化,在各地文化广场举办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了各界人士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风貌。群众广场文化也在蓬勃发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的和谐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则增强了和谐的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激发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有助于中华儿女能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精神的主流,它会使你的人生更加丰富、乐观,更重要的是能使你成为一个更具智慧和魅力的人,使我们的祖国更具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事业的进步,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思想的脊梁,它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作为一门艺术,她总是从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散发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气质,总是和这个民族的整体命运方向紧密相连。我们已从备受西方强权凌辱的历史深渊中站立起来,取得了一个历史进程中的胜券,而今面对世界作出的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的主题都是富强国家、振兴民族的历史基点。这对于唤醒民族自觉、激发民族自豪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得到贯彻落实的今天,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显得格外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将永远的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