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政府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3

我国智慧政府建设研究

雷雨婷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65000)

摘要:随着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兴信息技术已经改变和影响了包括政府在内的现代社会,我国也相继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目标。政府作为整个城市的“大脑”,建设智慧政府自然备受关注。文章主要从智慧政府的内涵、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经验以及从智慧政府实际建设中总结厘清经验,对我国的智慧政府建设带来启示,进一步推动智慧政府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智慧政府;电子政务;政府治理

引言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这使得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政府运作模式发生了改变。新时代政府事务从简单趋向复杂,电子政府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必须搭载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智慧政府以提高处理行政事务的效率,对于大众个性化需求精准服务并且通过大数据对其进行智能化预测,力求打造便民惠民、高效的智慧化新政府。在智慧理念的引导下,我国的智慧化建设也紧跟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入智慧政府建设,并且在各国智慧政府建设的领先经验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对启示我国智慧政府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智慧政府及相关概念的解析

智慧政府作为一种较新的概念,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度钻研。虽然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认知,但其中有一种说法得到了各界学者的认可,那便是智慧政府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政府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向等方面优化于电子政务。这使得我们想全面的认识智慧政府的涵义,则应该对智慧政府及其相关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1.1智慧政府

关于智慧政府的概念,学界尚未形成共识,学者依照不同的学术背景与关注重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金江军教授在《智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一文作出了对智慧政府的理解,他认为“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在金江军教授有关智慧政府概念的基础上,宋刚、孟庆国两位学者提出“智慧政府不仅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强调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征的创新”的观点。但也有学者认为“智慧政府”只是过去的“数字政府”、“电子政府”、“智慧地球”以及“智慧城市”这些概念上的延展与滥用。本文认为智慧政府是政府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大数据时代下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全面感知用户的多样化的需求并加以预测,以用户为服务对象,面对公众提供无缝隙的服务内容,双向度互动式的服务方式,在政府内部组织中形成一个透明、高效、科学决策的内部主体,是更好的实现政府治理的一个解决方案。

1.2电子政务及电子政府

要厘清智慧政府的内涵,区分相关的概念谱系是有必要的。关于电子政务,汪玉凯教授认为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而关于电子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其定义有很多。综合各界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电子政府是信息技术初期阶段发展起来的,是将政府管理与服务以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治理模式,将政府的各项行政事务公开在网络上,而建立起的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系统信息面向公众共享,以促进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因此,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府的高级阶段,是电子政务到智慧政务的智慧化集成。在初期阶段,电子政府的着力点是在技术层面,利用技术将信息放在网络上,但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的储备量日积月累,却又无法从中总结提取出价值,形成了“信息爆炸”的情况。智慧政府则应运而生,着力点在于调整信息数据层面,智慧政府不满足于信息的搬运,而是通过信息背后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提前预测用户需求,快速满足大众需求并且主动服务。

二、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经验

2.1智慧政府在发达国家的探索实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智慧政府方面的探索实践早于其它地区。20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公民满意度,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提出了智慧政府建设的框架,框架内容包括关注当地政府投入产出、强调政府部门职责的匹配度、政府角色重新定位、评估政府运作效率四个方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独特的智慧政府建设框架取得了重要成就,用智慧的方式解决了当地财政问题,提高了政府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绩效,为当地公众创造了更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韩国是亚洲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政府建设顺应时代发展,在发展智慧政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1年,韩国以大数据网络为基础,其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门也提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韩国智慧政府一方面以智慧政府为辐射点,建设安全可靠的社会,政府利用先进的技术在食品、疾病、犯罪、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预测和防范,为民众打造更“智慧”的居住环境。在便民惠民上,政府通过新媒体、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等平台和手段,对民众反应的信息作出智慧回应,增强民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感。另一方面,韩国智慧政府建设实现世界顶级的移动政务,加强移动基础知识建设,建立全国性的资源共享网站,实现智慧政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在新时期,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智慧国家2025”的计划,未来会更侧重在收集数据基础上,预测民众需求、提供更好服务。这份计划是之前“智能城市2015”计划的升级版,这个计划的重点在于多方收集信息并进行智能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的进行人性化预测,注重技术上的发展创新,建设覆盖新加坡的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政府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城市以及公民的诉求,使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更具备前瞻性,但最终收集信息进行分析的目的是在于利用这些数据信息来更好地服务公众,力求打造优质、阳光的一流服务政府,使得新加坡率先进入了智慧政府建设的新阶段。

2.2国内智慧政府建设经验

我国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个别省份和城市在智慧化进程中起步较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在国内在智慧政府建设领域方面具有代表性,在智慧政府建设中勇于创新,发现到了发展新思路,不再认为实现技术是“智慧”政府建设的唯一手段,而是从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组织结构、服务意识等方面全面发展。2014年10月杭州市公布了全国首份省级政府部门权利清单,划清政府部门权力界限的限定,使政府部门权责不清的情况有所改善,使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使公众能真真正正感受到变化。原本办理一项业务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只需要几个工作日甚至当天就可以办妥,使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得到了真正解决。在智慧政府电子政务方面,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和浙江省的“浙江政务服务”APP于2014年上线,浙江政务服务网以“零距离服务,办事一站通”为主旨,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新型电子政务平台,形成网上政务一线导航、一线申报、一线咨询、一线互动、一线支付、一线评价的新型管理办公格局。在智慧政府社交媒体方面,浙江省政府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同时进入公众视野,浙江省的微信公众号支持在线互动、在线查询、在线服务等互动模块,其中在线互动支持智能回答公民问题,其功能包括将相关的办事指南和政策规定根据用户的问题和咨询类型进行个性化推送,大大的提升了公民网上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在智慧政府服务应用方面,浙江省在民生领域积极创新便民、利民的“智慧化”生活方式,在城市管理、气象交通、教育等领域都有所突破,推动政府工作向“智慧”纵深方向发展,真正让“智慧”走进每一位公民的生活。

三、我国智慧政府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3.1.宏观层面构建合理的顶层架构

智慧政府的建设并不是以各职能部门孤岛状态为前提的,在建设智慧政府前要考虑政府部门如果通过顶层设计做好跨职能、跨领域的统筹协调是很有必要的。从国外智慧政府建设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智慧政府的发展,都是由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推动形成的,而顶层设计和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也决定着智慧政府建设水平的高低,每个国家的政府建设都有目标,顶层设计并不是为了解决政府当下的问题,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设计未来。从实现国家治理宏观的长期规划设计来讲,促进智慧政府的建设必须要构建一套合理的、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建立统一的基础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搭建组织领导构架,完善领导层次建设,这对智慧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构建合理的智慧政府建设顶层架构,在在设计理念上一定要确立以“为公民为本”为服务理念。改变政府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在政府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以民为本”的理念;在战略规划方面要确保的系统性、整体性,实现对智慧政府建设所涉及各个方面的全覆盖。智慧政府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合理的顶层设计为智慧政府建设起到了“灯塔”作用,为智慧政府在建设过程中指引航线,确保尽快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此外,我国智慧政府进行顶层设计时要考虑公民、企业、政府三个角色的立场。智慧政府要站在公民的角度上,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实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为公众建设一个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及生活环境;智慧政府站在企业的立场,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通过创建一个良好有序的产业发展基础环境;智慧政府要站在政府自身的角度,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考虑政府内部职能和绩效,努力提高政府公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3.2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时代,信息具有品类繁多、数量庞大、时效性强和碎片化的特点,传统政府在面对信息时,处理方式往往缺乏高效的技术手段,很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因此,我国建设智慧政府,需要有以大数据维护分析系统为主的技术保障。智慧政府在治理工具上要高度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推进各类新兴信息技术系统的融合,使碎片化的数据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优化资源配置,为公众提供指引,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信息对公众的需求进行预测,更好的为公众提供针对性服务,提高政府办公反应能力,使政府办公摆脱网线束缚,实现随时、随地处理公务;加大创新力度组织开发政府APP,APP中有互动、查询、服务等公共服务模板,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移动客户端直接输入所办业务、身份信息即可办理相应业务;建立健全互联网监管体系,开办社交网络交流平台,弘扬主旋律,通过政民互动环节,使基层群众的意见直接传递到政府,倾听公民的心声和诉求,打造阳光服务政府。

3.3加强智慧政府文化建设

我国智慧政府建设不能只注重技术,而轻视文化。智慧政府的建设不只是要求“硬实力”根基,如整体指导建设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相应建设“软实力”根基,如智慧政府文化建设。智慧政府文化建设既要体现“慧”之情商,又要体现人文情怀。智慧政府文化应当将“智慧”的文化精髓应用在政府工作中,培育智慧政府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力求打造一个阳光的、良好的政府文化氛围。而公务员作为智慧政府建设的管理人员,其传统的工作管理模式也需要根据相应的文化要求发生自主性改变,在处理日常基本的公文处理和行政事务之外,还应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充分体现智慧政府建设的“智”字,提高公务员面向公众服务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智慧型公务员。

四、结论

综上所述,智慧政府建设虽然还有地方处于探索阶段,但智慧政府是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信息时代相呼应,智慧政府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治理的标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智慧政府建设起步较晚,更应奋起直追,打好这场智慧战。通过智慧政府建设前沿发展领域的成功案例中不断总结其经验,分析智慧的原因,其内在运行机制的动力所在,对智慧化管理实质进行总结厘清,挖缺出更深层次的认知,上升为一般经验并且进行推广,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慧政府。

参考文献

[1]金江军.智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J].信息化建设.2011.

[2]宋林丛.鲁敏.国内智慧政府相关研究综述(2005-2015)[J].现代经济信息,2016.

[3]汪玉凯.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J].公共行政管理科学,2002.

[4]向超.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智慧政府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6.

[5]徐潇.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智慧政府建设的挑战与应对[D].吉林大学,2013

[6]张斌.我国智慧政府建设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7.

[7]白文杰.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政府建设中的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雷雨婷(1994.05-),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