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感知改善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感知改善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陈晓云

六安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感知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提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对照组各40例,参考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参考组患者的护理问卷调查表明术后活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考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0.05)。结论:骨折患者在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术后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折术后疼痛;减少疼痛程度;护理干预

骨折的患者最常见的情况是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伴有实际或潜在性的组织损伤。目前疼痛已然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骨折术后的疼痛感不仅仅是患者最大的难题,更是骨科医务人员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对于经历骨折的患者来说,疼痛不但会给其带来生理上的痛苦,也对其心理状况产生影响;对于护理人员而言,疼痛会使患者产生对护理的不满,降低对护理的满意度,甚至会破坏医患关系激发矛盾。本次探究中选取本院2015年1月~3月护理干预前后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探究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期间来我院接受骨折手术及护理的患者中抽取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参考组各4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32.3±9.3)岁,脊柱、骨盆、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数分别为3例、9例、28例,颈从、臂丛、腰硬麻、全麻不同麻醉方式患者数分别为10例、8例、20例、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31.3±11.3)岁,脊柱、骨盆、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数分别为2例、10例、28例,颈从、臂丛、腰硬麻、全麻不同麻醉方式患者数分别为13例、5例、20例、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探究分析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给予骨折患者镇静剂,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注意定时给患者进行疼痛评测,可以通过电视、音乐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患者病房需要干净整洁。

参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护理干预的措施,其中包括如下。

温馨的护理环境。保持病房整洁是温馨护理环境的基本要求,建立温馨的护理环境,对病房进行整理,比如同住一间病房的患者之间,对病房进行贴装饰品、书写健康语录等,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制作疼痛健康小册子、疼痛药物说明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知识宣讲,加强他们对疼痛护理及其其他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的认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配合度。

患者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患者雇车的发生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患者对自身病情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进而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部分患者会伴有剧烈疼痛感,很大程度上增大患者的心理压力,所以护理人员在对其护理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并且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次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患者的注意力分散,引导患者有效识别错误的认知,重新进行正确认知的建立,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鼓励患者家属对患者充分的支持与鼓励,促使患者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患者体位护理。不同部位的骨折及治疗方式均会促使患者拥有不同的体位,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护理的时候,要以患者的骨折情况作为依据,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舒服度。此外还要注意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特别是在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压疮等并发症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可通过规范化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来提高,还可以邀请N3级以上的护士负责培训有关疼痛知识及疼痛评估工具的正确应用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除了这些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改考核制度,其中包括物质奖励和名誉奖励,以此保证护理人员对进行疼痛护理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其专业能力的目的。

1.3观察数值与评判标准

本次研究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美国疼痛协会病人结局问卷修订版问卷表,在患者术后第二天发放,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方可填写,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护理人员注意解答患者填写问卷表时的疑问。包括以下三个评价指标:(1)通过护理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包括当前疼痛程度、过去24h最剧烈疼痛程度、过去24h平均疼痛程度,量表有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就越严重,从没有疼痛到疼痛最剧烈。(2)疼痛对术后患者的活动的影响评估,通过护理问卷调查表对术后患者进行疼痛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一般个人活动(刷牙、洗脸等)、情绪、与他人人际关系、睡眠、康复活动五个维度的影响程度,量表有0~10分,分数越高,表明影响程度越深,从没有影响到完全影响。(3)满意度评估,利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骨折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量表有0~5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程度越高,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这次临床护理分析,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护理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参考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参考组,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护理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

2.2参考组患者术后活动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疼痛对两组术后患者的活动的影响评估

2.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估,参考组患者的非常不满意、满意、比较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分别为0例、1例、2例、6例、13例、18例,对照组患者的非常不满意、满意、比较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分别为1例、3例、6例、10例、6例、14例,对照组患者参考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大部分骨折患者都是意外情况下发生的,所以不仅仅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身体,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骨折患者会出现关节脱落、血管损伤、神经损伤以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其次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会伴有剧烈疼痛感出现,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当患者的麻醉效果逐渐消失时,患者将逐渐恢复对疼痛的感知[1~2];术后24h内感知最为明显,一般疼痛可维持3~4d,但少数患者会持续6~12d。虽然在临床上用于缓解患者骨折术后疼痛感的药物很多,但还是有50%以上的患者承受着严重的术后疼痛。患者术后疼痛感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3],其中有:患者的个人体质因素、医护人员的护理措施、治疗、治疗环境等,所以在缓解骨折术后疼痛感时,要进行多方面分析,可采用多样化护理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对于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有[4~5]:舒适护理、环境护理、心理疏导、健康宣讲,其中舒适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均达到舒适的状态,比较注重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受到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将这种模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将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大幅度提升,减轻患者的痛苦,对其复原速度加快能发挥出良好的促进作用。依据统计分析结果可知,采用护理干预后的患者,VAS评估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参考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索文丽.护理干预影响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4):543-545.

[2]沈威英.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饮食保健,2017,(12):2017.12.286.

[3]林英.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58.

[4]胡焕婵,杨焕珍,梁健芳等.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齐鲁护理杂志,2015,(14):2015.14.049.

[5]叶爱青.疼痛干预护理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分析.特别健康,2017,(16):2017.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