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

赵春晖

赵春晖新疆精河县茫丁乡小学833300

美术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怎么画呀?”不耐心的老师会打发孩子“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样的回答对学生没有丝毫的帮助;耐心点的老师会帮孩子画上两笔,“这样画就行”,大大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更有甚者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让创作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个性。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单纯的用像与不像、怎么画对、怎么画不对来评价孩子的画,这无疑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趣、构思创意等方面的潜能,就会使他们丧失自信心,失去他们独特的创造!这些语言和行为与新的教育理念都是背道而驰的。这时教师的鼓励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起来想一想。”“你已经画得非常棒了,再添点内容会更出色。”“相信自己,孩子,你是最优秀的!”“你的作品出乎大家意料,真有创意”“谢谢你让我们欣赏到这么美的作品。”“你真是天才!”……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美术活动能够及时地、适度地做出评价,就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评价语言富有激励性,就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如果对学生活动不予以注意,甚至予以否定,就会让学生丧失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精心设计的教案,上课程序可谓严谨,可是学生的表现呢?总是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直到这学期一年级的一节美术课才使我豁然开朗。

课题:《画汽车》。

在学生创作之前,我还是把“范画”的机会让给了学生。“谁愿意上来画画自己心目中的小汽车?”顿时下面一片沸腾:“老师!我!老师!我!”小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都希望老师能点到自己,好有个展示的机会。还是和往常一样,我点了几名同学,有男生有女生,其实我还不太了解各位同学的绘画水平。很快,这些同学在黑板上“大显身手”,下一个环节就是师生评价。我一眼看过去,觉得右边的比左边好,就下意识地从右边开始。受到表扬的学生很高兴,其他同学也很高兴,就在这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老师!×××哭了!”一个小男生站了起来,用手指着他的同桌。我闻声望去:果然,刚才那个兴高采烈、积极要求来讲台上画画的小女孩趴在桌上。再回头看看黑板上她的画:很简单的歪歪扭扭几条线,并且前窄后宽,一辆极丑陋的小汽车(在学生们眼里)!其实在评价之前,我已看出就她的画最“差”,所以从右往左开始评价,打算到她的画时随便说几句就行了,可没想到我对他们的表扬竟是对她的伤害,并且伤害得如此之深!自尊心多么强烈的孩子!她一定感到自己的画不如别人,受不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会嘲笑自己啊,我的心一颤!一年级的小朋友维护自尊的心意识尤为强烈,为了挽救自己的失误,于是,我像没听见那个不和谐音符一样,不动声色,继续热情洋溢地讲了下去。轮到最后一幅——那位哭泣的小女孩的画了,同学们一看就大笑起来。我听出来了,那是一种有点嘲笑、不满意、不赞成的笑。于是我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你们觉得她画得不好吗?可老师觉得她表现得非常棒!一是能积极主动来讲台上画,很勇敢!二是画得虽然不是很漂亮,可也不错呀,因为她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还欠点技术。现在让老师来给她的小汽车添上几笔,绝对不同了!”我看了看小女孩的“汽车”,揣摩着该如何下手。我拿上粉笔,边说边画:“老师把这儿添上几条线,这儿再画上眼睛、鼻子、嘴。”很快,一个可爱的“小鞋”卡通形象汽车出现在黑板上。“鞋子汽车!哇!”孩子们在下面欢呼一片。再看看那个哭泣的小女孩儿,噢!不知什么时候已抬起了头,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很快乐地看着“鞋子汽车头”,眼角的泪花还没干呢!我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同时也感到非常的幸福。课堂上我也像其他学生一样无视她的“作品”,很可能从此以后她真得会抬不起头来,再也不会举起手来,也可能对美术永远失去了兴趣。至此,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鼓励”的魅力,确切地说,是“激励性评价”、“赏识式评价”、“发展式评价”的魅力!慢慢地我把这种鼓励教学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上面来,明显地有了很好的收效。

古人曰:良言一句三冬暖。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再接再励、积极向上。由此看出老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自我体验,并起到推动的作用,直到学生从其自己的创造和劳动中建立信心。在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鼓励性评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协调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推动力。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用更热烈的语言启迪孩子,用更欣赏的眼光鼓励孩子,用更温暖的双手爱抚孩子,细心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它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