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写作教学的本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回归写作教学的本真

翟洪丽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翟洪丽

在应试指挥棒的导向下,写作教学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撕碎嚼烂,事无巨细地分析作文的技巧方法,甚至让学生大量背诵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仿写套写,方法可谓层出不穷。导致写作教学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管你讲了多好的方法,学生写出的文章或许有华丽的语言,但华丽的外表下内容空洞,没有内涵,毫无真情实感。其深层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术”,即过于强调方法,而忽略了“道”,即忽略了作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忽略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关于写作目标的第一点是这样表述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的第一条是这样表述的: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不难看出,写作,就其本质来说是自我表达及与人交流的需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之道,只有方法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有“米”的问题,学生有“米”,才会有表达的愿望,才能做出“饭”来。在近两年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带领学生写日记,来获取作文的资粮。

写日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懂得反观自己,增加体验与感悟。我要求学生以写日记的方式把每天日子做个回顾,适当地发表一点儿感想感悟。高兴的事可以写,不顺心的事也可以写,甚至可以发点儿牢骚。每天一篇,不少于300字。对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记流水帐也可以。日记是我每天留给学生唯一的语文作业。自然,日记是我与学生共写,学生的日记本也是我的,对学生的每一篇日记,我都要写评语,少的三言两语,多则甚至超过学生写的字数。某一节课语文周测,我拿了一本书很随意就坐在一个女生前面的空座上,学生在答卷,我则看书。这天这位女生就写了这样一篇日记:

语文周测实在考得忐忑,因为不知为何前面空出一个座位。语文老师便拿了本书坐在那儿,一边看书,一边监考。开始有些不适应,答起题来好了很多,但又遇到了不会的题,心里便打起了鼓。无奈越紧张越什么都想不起来,于是果断跳到了下一题。耳边时不时传来老师轻轻翻书的声音,虽然那声音很轻,但仍是令人心里有点儿忐忑――就算没做什么坏事。下课铃打响,试终于考完了。现在再想,老师也不可怕,这么怂也好像没必要,但当时的心情确实没法忘记呀!

看到学生这篇日记,倒是让我心里生出些许忐忑。我在她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在老师的眼里,一直认为你是个非常稳重,非常有定力的女生。真是对不起,没有想到你的感受,影响了你的正常发挥,在这里老师向你真诚地表示款意。

简单的几句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渐渐地,学生在日记里就敞开了心扉,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心里的小秘密都愿意写进日记,并期待我的点评,进而由我的点评引发学生们对生活的深度体验与进一步思考。写日记让学生把文字表达当作生活的需要,当作心灵的需要。

每周一次精彩日记语录点评也是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在日记点评课上,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完成写作必做的两件事:一是多角度的审视生活,一是写作的方法总结。一天日记讲评课,我选择了这样一段日记:

今天的物理课,就是鄙人余生最飘的一节课,95分的成绩让我这个物理困难户“大吃一鲸”,真是痛快啊!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磊哥(学生对物理老师的昵称)怒气冲冲的拿着卷子走进教室,她板着脸,好像我们欠她好多钱似的。同学们一见磊哥进来,立马奔到座位上坐好,低着头翻看物理书。教室的温度好像瞬间降低了许多。磊哥边拉长声调念分边随手把卷子往空中一甩。我坐在那儿,看着一张张卷子在空中飞舞,落地,看着我的前后桌一个个儿狼狈地捡起卷,又灰溜溜地回到座位上。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读完这段文字,我点了同样以这一内容写日记的学生对照自己的日记,说说这个同学写的好在哪里?他们很容易就总结出,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声音和作者的心理细节,描写非常生动。我抓紧这个机会,问学生:我们这周算是考试周,想想还有哪科老师因为你们没考好生气了,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15分钟,用这个同学写日记的方法写一写,写出场景,写出感受。从学生最近的生活里选材,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质量较高的写作任务。请看学生写的这段文字:

上了初四,罚写可谓是家常便饭。尤其是英语物理这两科,“黄奶奶”和“磊哥”让我们一遍遍无语,让我们一遍遍痛心,让我们一遍遍铭记住这般与那般。

今天的英语课,前十分钟,就是大学人生的理论课。“黄奶奶来巡山,带你做人带你飞”这十分钟把她这40多年来所教的,这几年所积累的真经依依与我们道来。谁知道这十分钟后,天上地下。

“这道题,错的起立!”腾――腾――腾――

“一个个都欺负我老太太是不是?行,一个一百遍,抄!”一个字,惊天地,泣鬼神。一字划破阴阳,引的不少人倒地伏拜,而我也荣幸地写上100遍。

除了讲评优秀的日记,也会故意点评一些写得枯燥干瘪的日记,让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扩展补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把写得不好的日记充实起来,并交由原作者点评保存。

为了把日记与作文教学进一步融合,我又把学生日记中写到看似不相干的内容拿出来,要求把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与组合,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选材与谋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通过两年的尝试,我的学生爱上了写日记,以日记为依托,作文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我认为这一点并不是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君这样说:“真正的写作教学,不过是带领学生慢慢地阅读,慢慢地走进生活,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感受生命的艰辛和美好,慢慢地爱上‘活着’,爱上文字。”我想,这才是写作的真正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