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评价

陈茹1王晨宇2李九智2罗勇2文彬2

陈茹1王晨宇2李九智2罗勇2文彬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830002)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830002)

【摘要】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膀胱癌15例,输尿管癌6例,肾盂癌1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顺铂30mg/m2。第1~3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45.4%,其中CR1例(4.5%),PR9例(40.9%),SD3例(13.6%),PD2例(9.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1个月,1年生存率5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多为轻中度。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方案是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患者耐受性好。

【关键词】尿路肿瘤吉西他滨顺铂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79-02

尿路上皮癌可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部位。占我国泌尿外科肿瘤第一位,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化疗是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的较有效手段,在治疗中占重要地位。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GC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2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尿路上皮癌,男20例,女2例。年龄48~79岁,中位年龄64岁。膀胱癌15例,输尿管癌6例,肾盂癌1例。预计生存期>3个月。有明确的病理组织学诊断;至少有一个经体检、胸片、B超、CT或MRI等测量或观察的病灶,化疗前患者白细胞计数≥4×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心电图无异常。无其它化疗禁忌。全部患者接受本治疗方案与末次其他化疗方案间隔至少4周以上。

1.2治疗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30分钟,第1、8天各1次;顺铂30mg/m2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于第2-4天静脉滴注30~60min。每21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化疗开始前及化疗期问每周2次检查血常规,出现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时,应用集落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辅助升高白细胞治疗。化疗后复查肝肾功能等并详细记录化疗后不良反应。采用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每完成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稳定及有效病例继续原方案治疗。全部病例均治疗3-6周期,平均4周期。化疗两周期后复查心电图、腹部彩超、胸腹CT或MRI,随访16个月。

1.3评价标准:疗效按RECIST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CR+PR为有效。生存期:从化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化疗毒副反应按WHO制定的毒性反应标准分为0~IV度。

1.4随访:治疗结束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间隔6个月1次。复查时常规检查胸片、腹部、盆腔彩色B超及CT检查。随访以门诊随访为主,少数为电话随访。

1.5统计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

2.结果

2.1临床疗效:共接受107个周期化疗,平均4个周期。其中化疗完成3个周期3例,4个周期4例,5个周期8例,6个周期7例。总有效率为45.4%,(95%CI,22-66)其中CR1例(4.5%),PR9例(40.9%),SD3例(13.6%),PD2例(9.1%)所有病例均可进行近期疗效评价,随访截至时间为2010年6月。22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率91%(20/2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1个月(95%的可信区间:8-17月),1年生存率50%。生存曲线见图1:

图1:生存曲线图

(1)血液学毒性3~4级白细胞减少9例,血小板减少5例,贫血18例一旦出现3~4级白细胞减少即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表2)。

表二:血液学毒性

(2)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乏力。其它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粘膜炎,瘙痒,无化疗相关死亡,见表3

表三:非血液学毒性。

3.讨论

晚期尿路上皮细胞癌道预后不良,晚期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的治疗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目的。全身化疗是晚期患者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吉西他滨是一种新的阿糖胞苷代谢物,具有抗脱氧胞嘧啶核苷酸代谢的作用。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S期)的肿瘤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由S期向DNA合成后期(G:期)进展。吉西他滨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复发性乳腺癌等实体瘤的化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总有效率为45.4%,(95%CI,22-66)其中CR1例(4.5%),PR9例(40.9%),SD3例(13.6%),PD2例(9.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1个月(95%的可信区间:8-17月),1年生存率50%。与国内外报道相似。

GC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有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乏力、便秘,其他毒副反应还有贫血、肝功能损害、脱发、过敏反应等,但发生率较低,且反应均较轻。肾功能损害并不常见,多为顺铂引起。本组主要非血液学毒性为贫血18例白细胞减少发生率40.5%,非血液学毒性为乏力,及恶心呕吐。经过相关治疗后均好转。未出现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提示:GC方案的毒副反应相对较少,且多为轻度,患者的耐受性较高。总之GC方案是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且毒副反应相对较低,化疗前的充分评估及化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可提高化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洪卫,余新民,郭勇,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膀胱癌的Ⅱ期临床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8,2(23):175-177.

[2]徐从高,张茂宏,杨兴季,等译.癌—肿瘤学原理与实践[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89-1673.

[3]何泽明,梅静峰,秦叔逵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晚期头颈部癌的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5,32(12):79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