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刷牙方法对减少口内牙结石作用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正确刷牙方法对减少口内牙结石作用的临床研究

赵璐

赵璐

上海市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上海201101

【摘要】

目的探讨正确刷牙方法对减少口内牙结石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门诊治疗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要求使用巴斯刷牙法和FONES刷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横刷法,两组人群均采用同一品牌的牙刷、牙膏,半年后统计使用不同刷牙方法的两组患者的牙结石指数。结果实验组刷牙后牙结石指数和刷牙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运用巴斯刷牙法或FONES刷牙法,能有效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减少牙龈炎和牙周疾病的产生,使口腔内的牙结石不易滋生,长期坚持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对口腔保健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巴斯刷牙法;FONES刷牙法;牙结石指数

【中图分类号】R78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5802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口腔保健越来越重视,专家们认为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对口腔保健起着重要的作用。口内牙结石的滋生,牙龈炎、牙龈增生、刷牙时的牙龈出血,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保健所导致的,正确刷牙方法作为口腔保健的关键之一,非常重要[1]。正确刷牙可机械消除牙面软垢、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减少口腔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及防止牙结石形成和按摩牙龈的作用,对预防龋齿和牙周病均有效[2]。本文通过口腔护理人员对患者正确刷牙方法指导与传统横刷法的比较、观察,经过半年时间的对比,发现正确刷牙法对口腔保健效果良好。

1对象和方法

11入选与排除标准

111入选标准:全身无系统性疾病,口内至少有24颗自然牙,无需拔牙或正畸治疗者,口内无溃疡、牙龈红肿、牙龈出血等,无孕期、哺乳期治疗者和依从性好的治疗者。

112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癌症,缺失牙超过4颗以上,依从性差的患者.

12对象

121选取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的口腔科门诊治疗病人60人,男26人、女34人,平均年龄30±5岁,将60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男14人、女16人;对照组男12人、女18人。两组人群均采用同一品牌的牙刷、牙膏进行刷牙。

13方法

131实验组:要求使用巴斯刷牙法和FONES刷牙法。

1311巴斯刷牙法:用手拿着刷柄,让刷毛与牙龈缘呈现45度角,在刷上颌牙时,刷毛的根尖方向向上,刷下颌牙时刷毛的根尖方向向下;轻度加压使牙刷的刷毛与牙长轴呈45度角时放在龈沟的位置上,应注意刷毛不宜弯曲,不宜离开龈沟;以3至4毫米的距离颤动刷牙,水平拂刷2~3颗牙,颤动的次数至少8次以上。在刷下一组牙齿时,刷毛应注意在上颌和下颌前、后牙侧面的每个部位全面的拂刷;在刷舌腭侧面前牙面位置时,应垂直进入龈沟拂刷。巴斯刷牙法是目前被人们接受的刷牙方法之一,它可以清除牙龈缘附近和龈沟内的菌斑,对牙龈和牙周感染的控制比较明显[3]。

1312FONES刷牙法:是牙刷进入口腔前庭区后,用较快、较宽的动作在舌侧面与腭侧面做往返连续地圆弧形颤动;在刷磨牙的牙龈区时,刷毛应轻度地接触牙面,切勿使刷毛用力过度;其顺序是由上颌牙弓至下颌牙弓。FONES刷牙法比较简单、容易适用于任何阶段的人群使用[3]。

13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横刷法,一种最普遍地、最长久地刷牙方法,它是一般人群自发性的。其方法是将刷毛的根尖端与牙齿表面接触,作向前向后的拉锯式动作。

14评价标准

141牙结石指数标准[4],见表1。

表1牙结石指数标准

3讨论

牙结石是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等无机盐逐渐沉积而成,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形成后不易去除。牙石与牙周炎症和菌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菌斑的关系更为密切。牙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未矿化的菌斑在牙石表面形成,可以形成牙龈炎症,牙石本身的坚硬粗糙对牙龈也有机械的刺激,此外,牙石也是引起牙龈出血、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病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5],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去牙石的预防取决于菌斑的预防,牙石的滋生。

此外,随着牙周炎症的不断增加,部分细菌通过血液的传播,甚至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掌握好正确的口腔保健,正确的刷牙方法,尤其重要。

裴云涛等研究表明,针对不同患者,可以进行不同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以控制牙石滋生。对于年轻的牙周状况较好的患者,主要以指导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定期的牙周检查、洁治为主,口腔的健康教育为辅助;对老年患者由于缺失牙和牙列不完整的比较多,首先应恢复牙列的完整、修复缺失牙,然后在教会其正确地刷牙方法、定期的牙周检查,在此期间还应该控制其慢性病的发生;对于儿童人群,可以结合家长,先让家长明白维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在教会其正确的刷牙方法后,由家长帮助和指导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对于青少年等人群,可以把口腔健康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帮助他们建立口腔卫生知识体系,提高口腔的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6]。庄玉兰等发现,由于牙齿的曾龄性改变,牙缝的间隙会有聚集物的产生,使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少,而牙线可以到达狭窄牙缝,可以有效的除去牙缝间的食物残渣、菌斑等,对于牙结石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7]。

本研究表明,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经过半年的时间对比,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的牙结石减少,对预防牙结石有一定的作用,运用巴斯刷牙法或FONES刷牙法时都能有效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减少牙龈炎和牙周疾病的产生。通过刷毛进入牙龈沟,让刷毛接触牙面的每个部位,有效的去除牙菌斑,使口腔内的牙结石不易滋生,长期坚持使用后能明显减少口腔内牙结石的生成。但要掌握其刷牙的要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应仔细用刷毛刷过,还应注意刷毛的角度,45度角水平拂刷颤动的刷过。此外还应注意力度,不能用力过猛而导致刷毛破坏牙龈边的毛细血管引起的牙龈出血等。只有合理的运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才可以有效的减少牙菌斑、牙石的产生。

刘呈胜等表明刷牙的时间和频率对预防牙石也有一定的作用。食物的残渣、软垢和牙菌斑,在刷毛仔细清洁和覆盖牙面后,时间在3到5分钟后才可以清除[8]。余琳等有调查结果显示,在1分钟以内的刷牙,对控制和消除菌斑几乎没有意义,比较有效的刷牙时间应当在4~5分钟[9]。另外,为了使菌斑在口内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短,在结合正确指导和教育刷牙的过程中,一日3次的刷牙和餐饭后坚持刷牙,也非常的很重要。

牙结石的滋生与不同年龄段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食物残渣、刷牙的时间与频率、不良因素和正确的刷牙方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时间、频率、可以有效的预防牙结石的滋生,在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使人们口腔减少细菌产生、减少疾病的产生,让人身体更加的健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雪,斐慧斌.对正畸形治疗患者实施改良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18919

[2]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世界卫生出版社,2000,223232

[3]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179

[4]梁敏.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检查.百度文库.201234

[5]彭风梅,宫艳红.山东省3544岁人群牙周病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42):56

[6]裵云涛.闰玉华.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1,17(2):267270

[7]庄玉兰,郑翠红.刷牙和使用牙线对邻面菌斑清除的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5):6162

[8]刘呈胜,蔡成莲.刷牙方法和时间对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06,14(1):5253

[9]余琳,刘国勤等.刷牙认知度与口腔保健[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3):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