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唑酮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曲唑酮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分析

于浩淼

(吉林油田总医院心理门诊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目的:探讨曲唑酮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并作出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工作的参与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以单月与双月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单一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唑酮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研究结束后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SQI评分及HAMD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曲唑酮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睡眠障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曲唑酮;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02-02

卒中是属于临床比较常见内科疾病,是神经内科疾病类型之一。卒中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高,而卒中后抑郁以及睡眠障碍均属于卒中常见并发症。卒中后睡眠障碍不仅会加重疾病病情,更会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受影响。因此,及时给予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曲唑酮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并作出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之间收治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的参与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以单月与双月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性别:男性患者有34例(占68.00%),女性患者有16例(占32.00%);年龄:年龄最小57岁,年龄最大77岁,平均年龄为(66.85±2.55)岁;病程时间:病程时间最短3个月,病程时间最长4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20±0.35)年。对照组:性别:男性患者有35例(占70.00%),女性患者有15例(占30.00%);年龄:年龄最小56岁,年龄最大78岁,平均年龄为(66.90±2.50)岁;病程时间:病程时间最短3个月,病程时间最长4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25±0.30)年。两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性,提示组间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1)改善脑部微循环;(2)促进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凝集;(3)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科学性、合理性康复运动治疗;(4)心理治疗。持续治疗4周。

1.2.2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唑酮治疗。曲唑酮具体用法剂量:口服治疗,3次/日;初始量为50mg/日,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严格依照“随证加减”治疗原则,每日用量控制100mg~300mg。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6周的PSQI评分及HAMD评分。研究结束后进行比较分析。

1.4判定标准

1.4.1PSQI评分标准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参考“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给予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6周进行评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睡眠障碍改善越明显。

1.4.2HAMD评分标准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参考“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给予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6周进行评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睡眠障碍改善越明显。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所得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比较分析,采用(x-±s)、[n(%)]分别表示组间的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并通过t及χ2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的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t=0.0926,P=0.9264;治疗4周研究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t=7.4167,P=0.0000;治疗6周研究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t=9.7716,P=0.0000。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卒中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而且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卒中并发症。卒中后睡眠障碍容易导致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造成极严重影响。及早采取有效对症治疗可以有助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对于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以往采取常规对症治疗为主,但是该治疗方法仅可以改善脑部微循环,加强脑细胞代谢,加强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措施,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2]。本次研究中,结合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疾病特点,在常规对症治疗过程中,联合曲唑酮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曲唑酮属于5-HT2受体拮抗剂,可以起到拮抗5-羟色胺2A受体作用,从而起到抗抑郁及焦虑效果,改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疾病特点,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曲唑酮治疗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阎朝阳,李振光,王鹏飞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24(11):1039-1044.

[2]程哲,杜好瑞,何益群等.不同发作类型的抑郁症与卒中后抑郁快眼动睡眠特征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7,26(9):805-809.

[3]江玉玲.曲唑酮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