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操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操彦

操彦

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影响着公路路基路面的设计效果。由于路基路面承载着很大的负荷,只有保证路基的牢固度与稳定性,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注意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做好软基的处理工作,从而做到将路基路面的损坏降低到最小限度。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处理;路基路面设计

1导言

路基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路基工程的重视。公路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软土路基是人们经常碰到的一种路基形式,对其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软基工程质量。

2公路建设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特点

在公路建设中,对路基路面的设计效果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进行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获得良好建设效果。随着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增多,公路工程遍布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出现软土地基的现象也随之增多。软土地基具有路基路面结构含水量较大,压缩性较高,所能承受的承载力较弱的特点,是一种处于软塑状的粘性土。在软土路基中,其孔隙较大,在路基路面中容易出现粉砂或粉土,受到这种特点的影响,软土地基容易产生水分堆积现象,并容易影响土质结构。另外,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弱,而触变性较强,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而改变形状,从而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使用情况。

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现状

3.1软基处理问题不受重视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公路工程施工具有施工过程复杂、环节多、难度大的特点,由于施工人员忽视软土路基的设计,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环节,这不利于后期的处理工作。如果路基工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这直接会对公路的质量问题产生影响。今年来随着交通量的不断扩大,路面的荷载量也在不断上升,这时刻考验着公路路基路面的牢固度与稳定性。可以说,软基处理是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重要的项目之一。然而,在实际的公路施工过程看,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在重点考虑范围之中没有纳入软基处理,造成缺乏有效的设计指导,软基处理不达标。

3.2软基处理技术不科学

由于忽视了对软土地基的重视,造成当前各个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没有建立一套健全且规范的软基处理技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软基处理技术与方法和地层、地质、以及土壤的性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这需要公路的设计与施工单位切实做到实地的勘查工作,然后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与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的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很多公路的施工设计单位忽视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盲目施工,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3.3软基处理人员水平低下

路基路面软基处理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对软基处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但是,当前,很多路面设计与施工单位的软基处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专业素养较差,在施工中,经常出现技术错误或者失误的情况,导致路面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4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措施

4.1对软基处理工作的重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有着持久的需求。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中,软基问题的处理一直制约着高速公路质量的提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对此问题加以重视。部门领导也要以身作则,时常召开会议对相关设计及施工负责人下达一定的质量指标,并针对软基处理问题召开座谈会,用实际施工软基处理问题所引发的工程事故或者交通事故来警示广大设计施工人员,敦促他们重视这种问题,防范于未然。另外,高速公路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领导还应当警示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对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加以改进,因为当前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和汽车吨位相比以往已经增加了不少,设计和工作人员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就不能适应当前的高速公路建设需要,进而对交通运输带来隐患。另外,针对设计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设计和施工单位领导应当积极的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员工通过自学考取相应的设计和施工证书。并对在技术上取得创新和高级证书的人员进行薪资奖励,由此激发员工们专研技术、对技术进行改进的能力。

4.2路基回填土处理技术

利用此种技术有利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结构建设系统的有效性,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好相关流程和技术。第一,将路基中的软土挖出,并通过晾晒回填、换新土回填的方式进行替换,需进行分层回填;第二,在回填完成后通过推土机(或平地机)进行路基路面的平整工作,并进行压实,确保施工质量;第三,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并规定所需采用的施工材料种类、规格等具体明细,以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第四,加强对软基处理技术的质量控制,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质量。

4.3强夯置换处理技术

在软土和路面距离较大,约在3.0m~6.0m的范围时,不适合采用换填软基处理技术。强夯置换处理技术本对淤泥质土不适用,不过,在淤泥层浅显的情况下是可以选用抛填块石、矿渣等材料之后,进行夯实。这样可以迫使大石块在地层硬土上掉落,从而将大部分淤泥挤出。此外,强夯要重视选取夯击能的工作,确保点夯之间足够的时间间隔。

4.4排水砂垫层处理技术

土层较单薄而蓄水量较多是进行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人员加强处理,采用排水砂垫层处理技术进行。这一技术是在软土路基铺砂进行垫层,以便进行软土的固结,解决含水量较大和土层较薄的问题。

4.5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加强路基面结构建设,建成稳定的路基结构,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此种技术能够进行高压喷射水泥浆液,通过高压搅拌的混凝土形成高压圆柱,进行高压喷射后能够形成软土地基的良好保护作用,加固来软土地基,并形成良好的防渗水性,密度逐渐提高。

4.6挤实砂桩处理技术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如出现路基土壤为砂性时,根据砂土的具体情况进行挤实,采用砂桩处理技术增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来说,此技术是根据路基的砂土较为松散的特性,利用冲击和振动的方式将砂挤入软土中,使之受压形成较大直径的砂桩,这一过程使砂性土壤加强与周围土壤的融合性,从而增强路基牢固性。

4.7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软土路基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加强调研,做好相关准备。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轻重缓急,对重要设计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结合现场情况,是否属于可利用技术。例如,进行深层水泥搅拌时,需要注意悬挂吊锤,为确保水泥搅拌垂直度,将吊锤挂于主机,相应地调整垂直度。另外,需要根据技术处理的不同方式和应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水泥搅拌桩,并对水泥用量进行检查。再者,在水泥搅拌中进行配合搅拌的配比控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公路软土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公路工程的质量,推动公路事业的健康问题发展,对相关施工人员也具有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洪浩深,吴甜甜,牛玉儒.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浅析[J].大科技,2016(09):100-102.

[2]朱玉涛,王勇辉,刘林燕.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浅析[J].公路建设与交通环境,2016(10):112-114.

[3]郭伟红,吴飞跃,王坦坦.关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的软基处理分析[J].工程论坛,2017(04):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