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模式探究——预学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互动教学模式探究——预学案

郭新

郭新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256600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衡量一节课贯彻新课程理念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越大、越深,互动性越强,学生开发的潜能就越多,学生思维的宽度就越广。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植入互动性教学模式呢?结合我校预学案的预习教学模式,我深受启发。预学案是一张主要以课前自主学习指导为主、课堂当堂达标为辅、兼顾课后作业的一条龙教辅材料。它的结构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指导、预学设计、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及家长教师评价六个部分。这六个板块囊括了互动性教学模式的预学、互动、参与和回馈的所有内容,并且预学案的设计模式要比互动性教学模式更具体,更细致。在探索互动性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预学案完全可以成为互动性研究的载体。

一、基本理念是教师是学生和谐发展的奠基、是互动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和谐发展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学生是互动学习的主人,是和谐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针对学生设计的,学生参与的课堂才能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综合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学生的参与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1.课前参与。课前参与教学过程的集中体现为学生的预学。预学是互动性教学的基础,它不是仅仅完成预学案的预学设计部分,更不能是简单地认识几个生字生词就完成了预学,三年级学生对课文的预学更侧重于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但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形成的。我们列出的学习方法,他或许还不太理解,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预习,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提出的方法,如何提出自己的见解。刚刚从二年级上来的孩子们不会昼夜间就长大了,就会学习了。他们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他们知道的是我回家要读课文,读不熟或不圈出生字词老师会批评我。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做到预学案中提出的学习目标,我觉得教师必须在学生预习之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做一些引导,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完成预学案的预学设计的作业。三年级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很弱的,教师完全放开的预学环节是远远达不到互动性课堂要求的。

2.课中参与。课中的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模式的主要承载部分,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课中的互动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课前的预学环节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知识,并且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方法,他们掌握的知识是不同的,他们存在的疑问也是不同的。这种时候的师生互动肯定会很困难,学生多,问题就多,老师就是一个,所以这个时候先做好学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可以写在预学案的预学设计的疑问中,生生互动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的。这样教师再帮助学生解决的就不单是一个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问题。作为预学案的课堂练习我觉得不宜多,它更应该设置一些具有高度串联性、启发性的问题,它是教师用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而不是困住学生无法前进的。课堂中间的互动更多是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知识的。40分钟的课堂有学生交流的必要时间,但留给学生做习题未免有点可惜。课堂练习有,但一定要少,要精。

3.课后参与。课后参与作为学生回馈学生成果的主要形式,更多的应该是学生能力的拓展和提升,而不是简单的课后作业。当然课堂中的一些即时的问题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更深层次的理解应该是学生如何运用课上学到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课后作业仅仅是对“授之以鱼”的巩固,而“授之以渔”却可以让学生自主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课堂中的互动过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情境

首先,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是关键。记得在大学时期有位老师在报告中对我们讲,站在讲台上,就要做到天下之大,惟我独尊。当时就对老师的形象充满了期待和敬佩。但等我上班当老师的时候,新的教学革命开始了,教师不再是整个课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你可以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但前提是教师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导向下,在学生偏离了方向时,教师必须做出一个课堂主导者应做的事情,保证正确的课堂导向。在教学中,教师更不能一味要求自己的行为要让学生必须接受和执行,如果这样的师生地位存在于一个教师的课堂中,那么师生之间就难以形成最起码的平等关系,和谐更无从谈起。

其次,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很重要。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中找到教与学融合点,才能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去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确切的说是主导者。“主导”与“主体”虽相差一字,但意义却差别甚远。主导者把握当堂导向,主体者是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的主要力量。教师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介去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参与者,双方既是互动的发出者,又是互动的接受者,一改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互动中,参与方越多,课堂的问题越多,发掘深度越深,课文理解就越透,教学就会取得越好的效果。生生互动中比较好的模式是小组教学,同桌互动参与方少,难以快速形成火花,影响效率;小组教学参与人多,范围广,可以较快地形成思维碰撞,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有了精心的预学案设计,有了和谐的教学环境,预学案结构设计可以作为互动教学研究的一个尝试。预学案在具体教学过程运用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没有一种模式任何人套上都是万能的。相信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下,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互动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