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研究

李雨芯

德阳第五医院妇产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2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8%<13.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83.61%)(P<0.05)。结论: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可明显降低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风险;满意度

静脉输液是补液、药液输注的有效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药物起效快的优势,临床应用广泛[1]。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反复穿刺、静脉炎等风险事件,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3]。为了探索更加安全的护理方案,本文就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n=122)。纳入标准:①遵医嘱接受静脉输液治疗;②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入院前感染;②沟通障碍;③血液疾病;④临床资料缺失。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1例。观察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18~86岁,平均(65.53±3.81)岁。对照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19~85岁,平均(65.37±3.64)岁。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消毒穿刺局部皮肤、遵医嘱穿刺给药、病情观察、及时换药等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1)综合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有无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史,比如老年患者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皮肤韧性增加,在输液中容易发生风险事件,因此有必要加强巡视。主动与患者交流,为患者介绍药物治疗方法、必要性等内容,做好答疑解惑工作,解除患者内心疑虑。(2)做好穿刺前准备工作,仔细观察患者血管分布情况,明确血管走行,选择粗且直的血管行穿刺操作,通过与患者交谈感兴趣的话题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3)输液观察,重视巡视,关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感受,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对于血管弹性脆弱的老年患者,应防止出现管路不畅、药液外渗情况,及时对症处理。(4)拔针护理,老年患者皮肤脆弱、稀薄,轻度损伤即会导致皮肤表层出现淤痕,在拔针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单手迅速拔出针头,另一只手快速按压输液贴,叮嘱患者切忌用力,持续按压约5min,对于容易出血、存在血供障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5)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培训,采用案例讲解、临床一对一演练等方式,为护士讲解输液期间各类风险事件的处置方法,增强护士应急处置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不良事件发生发生情况,包括给药错误、静脉炎、感染、反复穿刺。(2)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理过程、实践操作、服务态度等内容,满分100分,①<60分为不满意;②60-89分为基本满意;③90-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②+③)/61×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静脉输液患者122例的数据录入至SPSS23.0内处理,以t检验年龄等数值变量资料(x±s),以X2检验输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等无序分类资料(%、n),P小于0.05,提示有差异。

2结果

2.1输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3.28%(2/61),包括感染1例,反复穿刺1例;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3.11%(8/61),包括感染2例,反复穿刺4例,静脉炎1例,给药错误1例。组间数据对比,X2=3.921,P=0.047。

2.2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38例(62.30%),基本满意20例(32.79%),不满意3例(4.92%),护理满意度95.08%(58/61);对照组非常满意34例(55.74%),基本满17意例(27.87%),不满意10例(16.39%),护理满意度83.61%(51/61)。组件数据对比,X2=4.218,P=0.039。

3讨论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3.28%VS13.11%),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可有效防控反复穿刺、静脉炎等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95.08%VS83.61%),充分证实观察组患者对医院输液期间提供的护理安全管理服务更加满意。研究后发现,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可结合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通过为患者讲解相关健康知识、及时答疑解惑,能够减轻患者内心疑虑,促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输液治疗。同时通过输液前准备工作使护士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同时完成穿刺操作,保证穿刺效果。配合拔针护理实现了静脉穿刺的全方位护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拔针后帮助患者按压输液贴,防止出血等情况发生。另外通过加强护士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安全管理能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从而收获预期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樊小朋,吴银华,朱菊娥,等.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巡查在临床输液风险前馈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0):1574.

[2]武克.儿科门诊输液风险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68-168.

[3]张艳丽,纪萌健.观察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