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实验中学早餐行为干预调查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辽源市实验中学早餐行为干预调查报告

陈冰彩

陈冰彩(辽源市实验中学吉林辽源136200)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5-0422-02

【摘要】目的为了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营养策略,对学生进行早餐行为干预。方法对辽源市实验中学学生食用早餐情况、早餐膳食结构和课间饥饿状况进行干预调查分析结果;早餐频次在干预前后差异显著(x2=66.7.1)(p<0.01)早餐膳食结构在干预前后差异显著(x2=45.9p<0.01)。结论中学生进行早餐干预的任务还很艰巨。

【关键词】早餐早餐膳食结构早餐行为学生

早餐是早晨起床后结束饥饿状态的第一次正式用餐,是一天中重要的一餐。然而,早餐也是最容易被中学生忽视的一餐。为了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营养策略,笔者於2009年10月对辽源市实验中学4108名学生进行早餐行为干预,并对效果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辽源市实验中学学生4108名(男2310名、女1798名)作为干预对象。

1.2方法

1.2.1根据连续5d回顾膳食调查结果,按吃早餐的频次分成5组,干预前发放问卷4108份,收回问卷4083份问卷收回率97.7%,有效问卷4064份,问卷有效率为98.9%。干预后发放问卷4064份,收回问卷4051份,问卷收回率99.6%,有效问卷4044份,问卷有效率99.5%

1.2.2自行设计问卷按早餐吃不同种类食物分6组,干预前发放问卷4108份,收回问卷4083份问卷收回率97.7%,有效问卷4064份,问卷有效率为98.9%。干预后发放问卷4064份,收回问卷4051份,问卷收回率99.6%,有效问卷4044份,问卷有效率99.5%,对3672名课间有饥饿感学生的饥饿时间分布问卷调查,干预前发放问卷3672份,收回问卷3672份问卷收回率100%,有效问卷3672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干预后发放问卷3672份,收回问卷3665份,问卷收回率99.8%,有效问卷3665份,问卷有效率99.8%。

1.3统计分析: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

2.1食用早餐情况(表1、表2)早餐频次在干预前后差异显著。(x2=66.7.1p<0.01)

2.2课间饥饿状况(表3、表4)课间饥饿状况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

表1干预前5d食用早餐的频次

表2干预后5d食用早餐的频次

表3干预前1994名有饥饿感学生饥饿时间分布

表4干预后998名有饥饿感学生饥饿时间分布

3讨论

中学生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供应大脑能量的葡萄糖贮备几乎消耗完了。早餐就像雪中送炭一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非常重要。大脑工作的热能来自血糖,不吃早餐或早餐中的热能不足,血糖的浓度就低,大脑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糖供应,上午第一二节课就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疲劳、思考问题不积极等情绪,第三四节课时上述现象更明显,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故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早餐行为干预,对学生进行早餐干预后,但仍有998名学生课间有饥饿感,19.3%学生早餐以牛奶、鸡蛋富含蛋白质食品为主,缺少蔬菜水果的情况。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早餐进行有目标的干预十分必要。只依靠学校的力量难以解决,需要学校、家长、学生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目的,促进学生建立健康的营养早餐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炳卿,于守洋,王锐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88-103.

[2]马艾华,窦红星,马瑞华.中小学生营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