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以D市某幼儿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以D市某幼儿园为例

张妍

张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50025

摘要由于幼儿园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教师应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目的是使幼儿能掌握安全常识,在发生危险时能保护自己。幼儿教师通过说教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寓于游戏和活动中,抓住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幼儿教师;幼儿

3—6岁的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事物都想看看,摸摸。在幼儿园中的幼儿对周围的生活环境较熟悉,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和游戏。但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手眼协调性较差,在生活中缺少安全方面知识,发生意外伤害时,不能独自处理,更不会预见安全隐患问题。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现存问题的个案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幼儿集体外出活动,占62%;其次是室外活动,占37%。在幼儿出现安全事故时,幼儿教师采用的应对方法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通知家长。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和安全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教师还认为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需待改进,如应对自然灾害、防溺水与急救、防摔伤与急救等,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目标定位模糊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是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的教育结果,是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规范和指导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安全教育目标定位比较模糊,没有明确规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程度,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标准。观察发现,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防盗安全活动之前,没有要求幼儿对防盗达到何种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和掌握某些自救的方法。

(三)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全面

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要,只重智育,以读、写、算为主,忽视了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以简单的说教形式完成,或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走个形式。幼儿安全教育的时间比例过少,无法保证安全教育质量,幼儿在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会增大。在调研的幼儿园中,每学期专门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只有2—4次,幼儿教师对幼儿所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教师叮嘱幼儿不要摔伤,不追打同伴;过马路时注意交通安全;不与陌生人说话等。简单的口头叮咛是不够的,幼儿不仅要知道躲避危险事物,更应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调查显示,幼儿安全事故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玩具器材致伤、跌伤、摔伤、同伴打伤、拥挤致伤等,危险性活动随时存在,因此,幼儿教师更应帮助幼儿树立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多以说教形式进行,但幼儿的思维发展有其特点。幼儿以感觉运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感觉运动思维离不开思维对象,应通过实际操作和实物来完成。幼儿教师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故事,其次是在户外活动中指导。调研中观察到,教师组织幼儿户外活动中,A幼儿由于爬台阶摔伤,教师利用此事件教育其他幼儿以后注意安全,并“威胁”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摔伤,以后就没有户外活动的机会”。这位教师没有利用在活动中渗透、开展有关安全的专题活动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而是以“警告”的方式加以“威胁”,这样做会使幼儿惧怕户外活动,易产生抵触心理。

(五)幼儿教师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园要与家长联系、配合,有些家长不太看重孩子学到什么,而是让孩子在幼儿园得到良好看护,因此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是重要的。调查显示,教师普遍重视幼儿的安全,认为幼儿应该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己也应该学习多方面的安全知识以应对突发事件。幼儿教师在态度上非常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情况,没有将幼儿的安全教育落实到活动中,只有思想意识,缺少实际行动。

二、解决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丰富幼儿园安全教育形式

幼儿园中的安全教育形式应多种多样,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游戏、户外活动指导、演习来展开。教师在设计安全教育的主题活动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安全教育的内容,幼儿通过学习,认识和掌握什么是危险事物,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以主题活动展开的安全教育比命令式或禁止式的安全教育更有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幼儿既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又掌握了安全常识;既使幼儿亲自实际操作,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安全教育主要通过活动来展开,还可以和故事、游戏、音乐、体育等活动相结合,如围绕“火”开展主题活动,“火灾来了怎么办”,“我是一名消防员”等等。

(二)充实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

调查显示,69%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中的安全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应对陌生人的教育,自然灾害防御,防溺水教育等,但幼儿园中安全教育只有前三种,内容过于陈旧,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教师应扩展安全知识,教会幼儿如何安全使用电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注意食品安全卫生,针对不同传染性疾病的特性给幼儿开展主题活动。如“冬春季节里的常见疾病”,教师可与语言故事相结合,先讲述一个故事,引出流感的症状,使幼儿知道什么样的反应说明自己患了流感,要求幼儿勤洗手,讲究饮食卫生,经常锻炼身体等。

(三)创设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

幼儿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幼儿园中,园所的安全教育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直观、生动和形象的环境,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危险。在活动室里,不出现尖角的地方,地面应是防滑的,热水应有特殊提示,在楼梯的墙壁上应特别提示幼儿上下楼梯注意安全。可以说幼儿园的细节决定幼儿的身体安全状况,同时教师也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

(四)幼儿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幼儿教师要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心理特征,重视每个幼儿发展中表现的独特性,不断掌握安全教育知识和急救措施。幼儿教师是极为平凡的职业,面临着岗位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应爱岗敬业、勤奋细心,在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同时,完成本职责任,保障幼儿安全。

导致幼儿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家长的责任也有社会责任,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教师因素,只有不断深入了解园所的情况才能改善幼儿的安全教育状况。安排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园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教师树立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让幼儿学习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顾桂兰.国外幼儿安全教育做法之鉴[J].现代职业教育,2009,(12).

【4】刘馨,李淑芳.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调查与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