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魏红霞

魏红霞

摘要:为更好地体现《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等理念,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提出“学习材料”生活化,让物理贴近生活、“学堂过程”生活化,让物理走进生活、“悟理地盘”生活化,让物理围绕生活的教学策略,让物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生活化的色彩。

关键词:物理学习;生活化;教师;学生

本学期,笔者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级的物理教学任务,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后,当问及物理问题时,只知道纸上谈兵,“口头表述”实验,具体的实验过程、生活中的应用却是捉襟见肘、不知所云,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原因: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体验不丰富,积累不充分;不留心观察生活,缺乏必需的生活积累,缺少从生活中学习运用物理的能力,因此物理的学习只能应付了事。缺乏生活、缺乏体验,这是农村学生物理学习应用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自身的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笔者充分认识到物理应用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体现《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等理念,笔者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物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物理教学课堂,真正发挥物理的应用价值。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于物理学习者来说,学习物理,是为了应用和拓展。物理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实际应用的一种活的工具,它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由于当前物理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应试,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观察、实验,以致许多想学习物理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学习物理,形成应试的高手、实验的低手,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物理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物理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怎样使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呢?

一、“学习材料”生活化,让物理贴近生活

苏科版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本身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个个小实验浅显易操作,容易上手;一篇篇课后阅读有趣可读,渗透物理方法;一章章“知识梳理”条理清晰,便于总结提升。教材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和要应用的知识。如同学们骑车上坡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吴明霞跳水过程中踏板过程、季节变化带来的“物态变化”,家庭用电带来的“电路故障”……仅仅依靠书中的知识还远远不能为学生所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物理情景。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物理,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利用这样的“学习材料”进行物理生活化的教育,收效也并不逊色。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这样的教学过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关注科技发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将质量这一物体的物理属性与神州八号、天宫一号相联系,将物理、生活、社会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针对教学材料进行合理生活化的“比喻”,看到的是学生智慧的闪光,“畸形蜡烛”、“印度QQ糖”、“神州八号”、“天宫一号”、“小宇宙爆发”、“第六感”、“72变”,这些生活的材料和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笑声充满了课堂,学生投入地学习,参与思考的积极性高,对课堂的一些生活化“比喻”仍然记忆犹新。

“学习材料”的生活化,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物理。

二、“学堂过程”生活化,让物理走进生活

在“关注每一个,成长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理念引导下,尝试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堂”向学生的“学堂”转变。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逐字逐句讲授、口述实验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会背不会用的后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创设学物理、用物理的情境,让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物理口诀、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物理,运用物理,在“小学堂”里学到“大物理”,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学堂”生活。

1.“学堂”中的“休闲生活”——开启兴趣之门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中学生对音乐及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因此,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带进物理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物理,学习乐趣不言而喻。

2.“学堂”中的“身临其境”——铺设教学之路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让学生静下心来,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学习,而对于物理学习而言,要想在“学堂”中的“身临其境”,创设生活化的物理学习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做、去感受,去总结提升,达到掌握和运用物理的目的。

3.“学堂”中的“知识分享”——累积知识之库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中学物理教材有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把知识巩固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知识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三、“悟理地盘”生活化,让物理围绕生活

现在的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物理应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物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物理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自我地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多姿多彩的校园环境,创设物理氛围

布置富有物理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物理角,举办物理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物理墙报等等。

2.生动活泼的物理活动,促进物理交流

(1)利用节日、生日,开展物理主题活动。节水节、无烟日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学生用物理来开展活动,更好的体现了物理的应用价值。

(2)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物理比赛、物理创意小报展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物理,获得成就感。

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是《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等理念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强烈愿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这块生活舞台上,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物理,使物理具有生活化色彩,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物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浦口区桥林中学

邮政编码: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