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水痘种疫苗诱发水痘1例报告

/ 1

接水痘种疫苗诱发水痘1例报告

马崇惠1李美兰2赵兴华1段娟1张金金1

马崇惠1李美兰2赵兴华1段娟1张金金1

(1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云南保山678000)

(2保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保山678000)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219-02

患儿朱永杰,男,1岁零1个月,于2011年元月4日在保山市隆阳区大堡子卫生室接种门诊,按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程序接种水痘疫苗(由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于右上臂三角肌作皮下注射0.5ml。

患儿既往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百破疫苗、脊灰疫苗、麻腮、麻疹、史克Hib未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异常反应。

发病过程:接种次日,患儿出现哭闹、烦躁、发热,具体体温不详,无寒颤、抽搐,接种第二天患儿额头、双上肢出现散在的红色皮疹且上述症状随即加重,无咳嗽、咳痰、流清涕、无呕吐、腹泻、便血等症状,家长认为是因接种了水痘疫苗所致,并未到医院作过任何处理。于2011年1月6日到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门诊咨询,查患儿T:37.6℃,P:126次/分,R:23次/分,一般情况欠佳,头部、双上肢、躯干有散在性红色皮疹,建议到保山市医院第二分院感染科门诊就诊,以水痘留观收住院。

入院后查T:37.8℃,P:126次/分,R:23次/分,体重:10kg,身高:80cm,二便正常,全身散在性红色皮疹呈水泡样。

既往史:既往无肺炎、结核、伤寒等相关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各种预防接种均按国家计划免疫进行接种。

个人史:患儿出生于当地,足月顺产,产后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同于其他同龄儿童,无疫区、疫水接触。

家族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流行病学资料:患儿周围有类似病儿。

入院后给予传染性疾病护理常规,行呼吸道隔离,特殊疾病护理,且给予抗病毒,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后病情逐日好转,于2011年1月13日治愈出院,出院诊断为水痘,依据患儿预防接种史,发生反应的时间、间隔、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判定患儿有接触类似病例存在浅在感染,在接种水痘疫苗后诱发水痘,调查表明,使用疫苗应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采购,储存运输冷链条件符合要求,实施接种的卫生院接种人员为经县级以上培训考核的专职防保人员,遵守接种操作技术规范;全市乃至全省既往同品种,同批次疫苗接种均未发生类似反应,故考虑,在接种疫苗之前已有潜在感染,接种后为诱发因素。

目前全省实际免疫规划常规接种疫苗品种已达到20种之多,对于预防接种人员来说,疫苗品种增加,预防接种的剂次增加,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长,该患儿接种水痘疫苗后发生水痘,提示应及早到疾控中心咨询及早提示儿童可能在接种之前已感染了水痘病毒,未发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在接种水痘疫苗后诱发水痘,此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综合治疗,该患儿幸好已到本科室咨询,即早提示该病情的发展过程,已给予详细的讲解,请尽早到感染科门诊就诊,以留观水痘收住传染科住院治疗7天,花去医药等费用两千多元。

该患儿提醒我们要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免疫工作管理,对每一位前来接种的人员都要认真、耐心、详细的讲述接种后可能发生的反应,仔细了解有无接触史,更应加强对疑似病例进行仔细的排查和诊断及处理,不断的学习和参加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诊断及处理能力,及时拯救儿童的生命,尽量减少儿童的痛苦,减轻治疗对家长造成的经济负担,减少对疫苗免疫规划工作的负面影响,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健康儿童接种时,应推后延长时间接种或特意交待注意事项,有可能出现的正常和异常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计免工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任红主编.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