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药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信息化管理在药品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董君君袁易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62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院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方便。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于药库药品管理工作后,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让药库管理更规范、更科学。

关键词:药库;药品管理;信息化系统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broughtconveniencetothedevelopmentofhospitalpharmacy.After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appliedinpharmacydrugadministrationwork,itreducestheworkintensity,improvesworkefficiency,atthesametimeitmakespharmacymanagementmorestandardized,morescientifically.

Keywords:pharmacy;drugadministration;informationsystem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医院药品管理也不例外。我院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HIS)对药品进行管理。

药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后,为药品采购计划编制、入库处理、出库处理、退药处理、调价处理、报损处理、盘点结存处理等提供了快捷、简便、有效的管理,使药库的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都上了一个新阶层。

一、药品采购

药品的采购计划是保证临床用药的基本,传统的采购计划模式,由药库管理员靠人工记忆,对每种药品做出相应的采购计划,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只能凭经验决定每种药品的采购数,工作效率低下,数量不准确,常可造成药品供应短缺,积压药品不能快速反映。信息化管理后,可以对药品用量进行精确统计分析,为药品采购提供依据,实现药品采购量和医院运转资金的合理配置(图1)。根据电脑信息系统提示,低于7天库存的药物制定采购计划,由电脑生成采购单,进入阳光采购平台,配货后在电脑终端系统生成配货信息。经过信息控制的采购流程有效避免人工统计造成的遗漏现象,将药品实时库存信息录入电脑控制,库存量达到警示线给予提示报警,及时做出采购计划,保证库存的充足,确保药品正常供应,有效避免药品的挤压,脱销。

二、药品入库

药品入库验收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手工录入模式,信息不完整,很难准确查找到药品,并且手工录入工作量大,人力、时间成本高,准确率低。信息化的管理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代替了传统方式,更加准确、完整地反应药品的具体情况,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药品条形码作为药品管理的身份证,具有唯一可确定性。信息化管理后,药品采用扫码入库模式,药库管理员通过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digitalassistanl,简称PDA)扫描药品上的条形码进行药品验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图2)。PDA通过医院信息化网络平台直接下载药品供应商的发货信息,显示药品名称、数量(计划数)、箱数、规格、厂家、批号、有效期的入库信息,核对正确后完成药品入库验收,再由药品会计审核确认无误后入库,通过双层验收确认,保证药品入库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通过色标管理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正确率,降低了收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

四、库存分析

药品库存就是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缓冲器,库存药品的消耗可能是连续性的、比较恒定的,而采购补充可能是间断的、不定期的;反之,采购补充是有计划的、连续的,而需求则是不确定的。医院药品必须有一定量的库存,随着需求的领取消耗将逐渐减少,当下降到一定量时,必须组织采购补充,通过进货补充,储存量又达到原有水平,每次最经济的采购批量和进货渠道的确定是药品库存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滞销分析,效期管理,库存周转率分析。

1、滞销分析:实行医院信息化管理以后,通过医院的His系统,定期查询、打印长期未使用的药品,分析其原因,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与医药公司协商,防止积压库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效期管理: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因此,药品的效期管理在药品质量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原先是通过人工对每种药品、每箱药品做逐一的批号、效期登记,然后制作动态一年的效期表。现在,通过我院的HIS系统,可以随时查询到任意时间段中的效期药品,提醒库管对相应药品进行适当处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提高正确率,避免因人工疏乎造成的经济损失。

3、库存周转率分析:根据公式:周转率=本月出库数量/[(上期结存数+本期结存数)/2]计算出每月药品的周转率,该数值的高低是评价医院药库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分析该数据为今后的库存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对周转慢的药品减少库存,防止积压;对周转快的药品适当地增加库存,防止断货,使其整个药库的库存都处于最佳周转状态。

总之,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院的药库管理,是医院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是否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库管理的重要业务之一是药品管理问题,药品管理工作的作用主要是药品供应周期缩短,药品库存减少,人力物力资源占用减少,药品安全保证等方面。针对上述工作,通过药品信息化管理后,极大提升了管理水平,能够在保证药品正常供应的前提下,保持降低的库存量,保证药品管理更精确、规范、高效。因而,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促使医院药品信息系统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瑶,肖芳,刘青青,我院药品库房信息化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药师,2013,24(9):797-799

[2]李汝庆.浅谈医院药库中药品的信息化管理[J].电子世界,2013,35(1):109-110

[3]王丽茹.浅谈医院药库信息化的管理和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8):149

作者简介:

董君君,主管药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药学部,200062

袁易,主任药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药学部,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