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定向透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120例

/ 3

中药定向透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120例

郑晓萍郑艳陈惠林莘

福州市中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定向透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12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采用口服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定向透穴疗法,三组的干预方法均为每天1次,7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降压程度、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三组的症状积分均较前下降,其中C组的症状积分下降较A组和B组明显;三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前下降明显(P<0.01);B组较A组降压效果不明显(P>0.05),C组较A组与B组降压效果明显(P<0.01)。结论:在口服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定向透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药定向透药;穴位敷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Abs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icacyofdirectionaltraditionalherbalpenetratio-ntherapycombinedwithacupointapplicationonthetreatmentofthelevelofbloodpressureofh-ypertensionpatients.Methods:Accordingtothediagnosisandtheinclusioncriteriaof120patie-ntswiththelevelofbloodpressureofhypertensionwererandomlypidedintoA,B,Cthreegrou-ps,(40each),conventionalwesternwouldbeusedtotreattheAgroup;Bgroup,whichwasbasedo-ngroupA,acupointstickingtherapywasused;Cgroup,whichwasbasedonAgroup,wastreatedb-ydirectionaltraditionalherbalpenetrationtherapyandacupointstickingtherapy.After14days,Toevaluatethetreatmenteffectiveness,whichincludingthebloodpressurelevelandthesyndromesofeachgroup.Results:After2coursesoftreatment,threegroupsofsymptomsweredecreased,groupCsymptomscoredecreasedmoresignificantlythantheAgroupandBgroup;thethreegr-oupofsystolicanddiastolicbloodpressuredecreas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Agroup(P<0.01);BgroupandAgroupcomparedwiththeantihypertensiveeffecti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groupthaninAgroupandBgroupsignificantantihypertensiveeffect(P<0.01).Conclusion:Onthebasisoforalwesternmedicine,combinedwithacupointstickingther-apyanddirectionaltraditionalherbalpenetrationtherapyhasgoodclinicaleffectandisworthyofclinial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Directionaltraditionalherbal,penetrationtherapyAcupointapplication,Thelevelofbloodpressure,Hypertension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同时该病容易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等疾病的发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1],近年来的患病率在20%左右,肝阳上亢型是本病常见的证型。临床上高血压病需长期口服西药控制,故不可避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定向透药联合穴位敷贴作为加强手段,从而探讨这两种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选取120例就诊于福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病房的高血压患者,所有受试者自愿接受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原则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A组采用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定向透穴疗法。其中A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最高年龄为69岁,最低年龄为50岁;B组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高年龄为69岁,最低年龄为52岁;C组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高年龄为70岁,最低年龄为49岁。

1.2诊断及纳入标准: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3]

进行诊断、纳入,非同日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未口服降压药时测的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至少两次及以上结果均高于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中医辩证肝阳上亢证型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主要症状具体如下:头晕、头胀痛,口苦耳鸣,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1.3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肝、脑、肾等器官病变;②继发于其他疾病类型的高血压,如药物性高血压,慢性肾病导致的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等;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有严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糖尿病等;⑤同时接受其他试验者。⑥对本试验的药物或胶布过敏或局部皮肤有破溃者等。

2.治疗方法:

2.1常规护理:嘱患者清淡饮食(低盐低脂);注意防跌倒;及时、多次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2口服西药: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4]用药原则选择钙离子拮抗剂作为常规西药治疗,每日晨起(7:00)口服2.5mg为规格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由施慧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出产)1片。

2.3穴位贴敷:贴敷前,应详尽的向患者解释贴敷的作用,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告诉患者贴敷的注意事项,如禁辛辣刺激之品,不宜运动过度,若出现发泡、过敏等现象应立即将胶布摘除等。药物贴敷取研成粉末的吴茱萸4g与主要由本院自制薄荷油2ml调制均匀成糊状,放入贴敷胶布的环形凹槽中,用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穴位后,每于酉时至丑时(17:00-3:00)贴敷于患者的双侧足底前部的中上三分之一处凹陷处——涌泉穴,每天1次,7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5-6]。

2.4中药定向透药:由本院自制的降压方进行中药穴位定向透药,具体由钩藤20g,七粒扣20g,枸杞20g、牛膝20g、夏枯草20g、栀子20g组成,将300ml水煎煮成100ml,调入研成粉末的冰片2g后分装成10袋储存;使用时,用大小与电极板相同的棉垫片浸泡药液2小时后,置于两个电极片上,选取双侧合谷与太冲穴,其中合谷穴位于第1、2掌指关节,一手拇指指间横纹轻搭于另一只手的虎口,拇指所按的穴位即是;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在第1、2跖骨结合前,足背动脉附近有明显压痛即为此穴。嘱患者采取仰卧位,将中药透药治疗仪(由桂林市威诺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产;型号:WND—22—ITD)的电极片置于双侧合谷与太冲穴,用胶带固定后接通治疗仪,调节温度与强度时询问患者的感觉,以其耐受为度,调置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7]。

3.观察指标

3.1血压:每于干预前后及疗程结束后,嘱患者休息5分钟后,取卧位,采用鱼跃牌水银血压计进行血压的监测3次,每次监测之间间隔5分钟休息时间,记录每次结果的均值,共监测2个疗程。

3.2疗效评价指标:血压疗效是评价血压下降的程度,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具体标准如下表:

3.3症候积分比较:根据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头痛、头晕、烦躁易怒、耳鸣、便秘、溲赤等)的轻、中、重进行,分别用1分、2分、3分进行评定,将患者治疗前后各个症状积分总和,比较积分下降程度。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所有归类的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检验:若数据符合正态性则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5.结果

5.1基线比较:三组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分级的基线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表1、2、3)

表1三组治疗前的性别比较表(例)

注a:组内比较:△P<0.01

注b:A与B组间比较▲P=0.09>0.05,U=624,Z=-1.696;A与C组间比较◇P<0.01,U=508.5,Z=-2.808;B与C组间比较□P=0.005

<0.01,U=430.0,Z=-3.563

表6三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比较表(mmHg)

注由Ridit分析可知:A组95%置信区间(0.49-0.67);B组95%置信区间(0.40-0.57);C组95%置信区间(0.34-0.49)可知,C组的疗效较A组和B组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6.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疾病范畴,眩晕和头痛皆是因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导致的一种虚实夹杂的病症。而临床上的大多数病人多因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水不涵木,进而导致肝阳上亢。

穴位贴敷最早源于古人外用一些野生的草药敷于外伤的地方,起到止血及止痛的作用,后世也对中药贴敷外治法进行了改进,将其敷于穴位上,扩展了中医外治法的治疗内容,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清代医家吴师机认为膏方可治百病。现代医学认为穴位贴敷通过刺激皮肤,能够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运行,不仅能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还能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本研究的穴位贴敷采用吴茱萸与薄荷油调和,主要因吴茱萸性热,作用于涌泉穴,起到引火归元,使上亢的之火得以下行,有研究发现吴茱萸能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通过对PG12和TXA2两种物质的调节,使血管的内皮功能得到调整[8],从而能治疗高血压病;而薄荷除了能够疏肝解郁、清利头目,还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能扩张周围毛细血管,达到解热的作用,故可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而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比喻肾阴如泉水,不断的涌出,故可达到滋肾阴以降肝火,以平上逆之肝阳,且涌泉穴位于足底,取其上病下取、水火既济之意;由于此处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所以刺激的敏感度高[9]。

穴位贴敷通过透皮吸收药性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而且能与穴位的作用结合,通过穴位经络达到所要治疗的脏腑,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阴阳失调,气血上逆导致的头痛[10]。

通过透穴疗法能够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使中药有效成分的离子产生定向运动,增加血药浓度,其中的中药透穴方为我院自己研制的降压方,其中的君药钩藤能息风止痉、清肝热、平肝阳,而七粒扣在《福建民间草药》中有记载,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的作用,故能清上亢之肝火,现代研究发现它能治疗高血压病;牛膝补益肝肾,引火下行,与枸杞相配,加强滋补肝肾之阴;夏枯草能清肝明目,而栀子能清热泻火,加强清热之功,诸药共用,共奏平肝泻火、滋补肝肾之功,从而达到镇静降压的效果;本研究选穴为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肝经原气输注之处,可疏泻肝热,平肝潜阳;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主阳主表,能清泄气中之热邪;合谷与太冲穴合称为“开四关”,能达到开关节而利痹,行气活血,平肝熄风,与太冲相配可加强降压镇静的作用,故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11-13]。

通过该研究表明,吴茱萸调薄荷油作用于双侧的涌泉穴,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结合本院自制中药用于透穴治疗,能起到更明显的降压效果,该方法成本低,无痛苦,副作用小,操作方便可行,为中医特色绿色疗法[14]。

参考文献:

[1]陈红梅,陈民.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04):190-191.

[2]刘杨.降压敷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05):998-999+1003.

[3]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08):701-743.

[4]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社,2002:10

[5]黄燕芳,向萍.子午流注指导下的穴位贴敷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影响的研究[J].北方药学,2016,13(09):146-148.

[6]梅莹,郑蓉.穴位贴敷药物调配时间对高血压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4):95-97.

[7]潘晓鸣.中药、推拿配合定向药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医学信息,2013,(18):460-460,461.

[8]郑海霞,朱志云,项伟忠.吴茱萸川芎敷神阙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09):815-817.

[9]孙静文,王朝阳,温又霖,田艳鹏,郭妍,刘清国.药物贴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3):1116-1120.

[10]魏虹,沈翠珍.穴位敷贴在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0):3807-3808.

[11]郑丽维,刘秀珠,俞晓莲.天麻钩藤饮贴敷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证候积分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6,47(05):3-5.

[12]陈蓉,马艳.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6,22(22):104-106.

[13]隋毅,聂赞.经络学说与透皮给药系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53-54.

[14]陈娴.探讨穴位贴敷护理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