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耳真菌病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真菌性耳真菌病的治疗体会

程志平

程志平(内蒙古包头市第八医院耳鼻咽喉科014040)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97-02

耳真菌病由真菌引起的耳部疾病,是指真菌进入耳部引起的耳部感染。本病好发于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及季节,由于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耳真菌病患者逐渐增多,治疗效果差,易反复。我科于2008年-2011年对76例(82耳)真菌病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6例耳真菌病患者均在门诊取分泌物涂片镜检,发现真菌菌丝体及孢子,共培养出真菌68例,其中曲霉菌属59例,桔青真菌6例,白色念珠菌3例。病程2个月—3年,平均1年2个月,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16~45岁;单侧70例,双侧6例(共82耳)。其中糖尿病患者15例,肿瘤化疗者3例,76耳主要症状有:耳痒74耳,耳痛39耳,听力障碍40耳,耳流脓32耳,耳闭塞感与耳鸣各16耳。主要体征有:外耳道大量脱屑和霉痂72耳,充血65耳,耳道潮湿79耳,鼓膜穿孔26耳,外耳道粘脓21耳,肿胀11耳,外耳湿疹8耳。

1.2治疗方法:

1)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处理。用3%双氧水配合使用负压吸引器对外耳道进行处理。清除外耳道的分泌物,暴露鼓膜。2)用4%硼酸酒精檫拭外耳道皮肤,对疼痛剧烈反应较大者,鼓膜无穿孔者使用2%碘酊制剂涂擦患耳外耳道(注意不要接触鼓膜,以免刺激鼓膜引起疼痛)约30s,待其自然干燥后,用小棉签涂取少量派瑞松霜均匀于患耳外耳道,每天1次。连续使用2周后,停用碘酊,继续用派瑞松霜涂患耳外耳道1周。治疗期间不用其它药物,忌挖耳及耳进水。3)对鼓膜穿孔者及中耳乳突术后并发真菌感染着,可将0.2%氟康唑注射液注入洁净的空滴耳液药瓶内滴耳,每日3次;对外耳道真菌病者,可向外耳道内置入0.2%氟康唑小纱条1根,每日更换2次,共2周。合并外耳道感染者(患耳红肿、疼痛、流脓),口服抗生素联合治疗。4)对治疗2周仍旧无效者可以在监测肝肾功能的条件下口服斯皮仁诺片,每日1次每次1片(100mg),服用1周。禁止全身或外耳道内应用抗生素。

1.3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外耳道洁净,无充血糜烂,真菌镜检及培养均为阴性。显效:症状消失,外耳道仍有轻度充血及糜烂,真菌培养及镜检为阴性。好转: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真菌培养和(或)镜检阳性。

2.结果

76例耳真菌病患者中有69例痊愈,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停药1周后复诊,患者耳痒、耳痛症状无复发。停药后1~3个月,未发现复发者。

3.讨论

真菌性耳病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为真菌进入耳刀后繁殖生长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多局限在外耳,偶尔侵入中耳或乳突根治术腔[1]。其诱因为游泳、淋浴、耳内滴入抗生素、激素药物。因此,外耳道长期处于潮湿、温暖状态,真菌容易生长。另外,挖耳损伤也为继发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局部瘙痒和渗出性炎症为主要症状。多数学者认为,致病的真菌以曲霉菌、青霉菌及念珠菌等较为多见[2]。

耳真菌病的治疗相对比较单一,对难治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逐步增加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明显效果,一般局部用药为主,因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大为辅。对外耳道的局部处理很重要。用3%双氧水配合负压吸引能较好地去除分泌物,在诊断上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有无鼓膜穿孔,选择治疗原则。治疗耳部真菌感染时必须清除分泌物和真菌痂皮,以减少菌丝和孢子,保持外耳道干燥,有利药物吸收,促进愈合。4%硼酸酒精擦拭外耳道皮肤。酒精有抗真菌和收敛作用,硼酸有抑制真菌作用.碘是广谱杀菌剂,对大部分细菌、病毒、真菌及霉菌孢子、原生物及细菌芽胞均有杀死作用,还能够杀灭芽胞、病毒及原虫[3]。所以对疼痛者采用碘酊擦拭外耳道皮肤能提高治愈率,但对鼓膜穿孔、乳突根治术后的患者有致痛、致眩晕作用,要避免使用。派瑞松乳膏主要成分为硝酸益康唑和曲安奈德,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用药后药效显著,但易复发,所以要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2周。氟康唑是一种三唑类广谱类抗真菌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重要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影响真菌细胞的生长繁殖,此外还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酶,使菌内过氧化物大量集聚,导致真菌死亡。并且刺激性小,对组织穿透力强,有很好的疗效。斯皮仁诺为广谱抗真菌药。对顽固耳真菌病例,短期口服,配合局部治疗,疗效明显。但须注意肝肾功能损害。本组病例通过对不同症状的病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熊科亮,张少容,罗璝派瑞松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J].临床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19(22):1050-1050.

[2]詹益斯,张玉清,文博.耳真菌病275例临床小结[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10(4):241

[3]金凤,李连明.碘附治疗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J].新药与临床,1997.16﹙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