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浅谈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方法

邓秀君

邓秀君(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辽宁沈阳110101)

【摘要】随着当前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科研事业也随之突飞猛进,因此对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五个方面提出了科研管理的方法,切实加强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医院科研事业的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286-02

医院的科研档案是指医院的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等活动,是种宝贵的信息资源,属于医疗实践与医学研究的真实写照,记载了医护人员的医学研究的内容和过程,蕴含许多关于学术思想、医疗技术、医学建设等科研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与信息资料。是深入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依据。因此,重视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更好的为临床科研工作服务,是当前科研档案管理的方向[1]。

现就如何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方法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的统一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相关规定,档案的管理应包括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借阅、保管等相应的制度及归档范围。建立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档案收集和传递的网络系统,保证科技人员、部门和科研档案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和收集科研档案资料。为了保证材料的完整和准确,科研管理部门应在科研项目开始阶段,加强科研人员科研档案材料的积累意识,在管理的同时,全程跟踪档案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因此,医院应重视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等环节,保证科研档案的完整和连续,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和系统化。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

制定档案室工作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等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聘请有丰富档案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授课,让科研人员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和对自己科研工作的帮助,调动其科研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完成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超前意识,课题或项目立项时,档案管理部门就应该派遣专职或者兼职档案员介入课题组(项目组)、实验室等,病情在课题组(项目组)中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保管相关资料,待课题中期、课题结题时一并转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3.创新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措施,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如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及相关的医学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步实现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并加强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科研档案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适应医院发展壮大的需要。

4.明确档案归档范围,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科研档案按其内容一般包括:①科研准备阶段的材料;②科研实施阶段材料;③总结阶段的材料④验收鉴定和奖励申报阶段的材料;⑤成果评价的材料等[2]。因此应该严把归档关,提升科研档案的质量管理。根据医院档案的相关规定,制定档案收集的奖惩细则及监督制度。加强档案工作宣传的有效性,高度重视科研活动中的档案收集整理,要求每一名科研人员对档案的归档范围有个详尽的了解,相互配合,提高对科研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将归档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收集科研档案时要进行分类、鉴别。严格审查,从而规范科研档案。

5.规范档案借阅制度,服务于临床

档案资料频繁借阅,易导致资料的丢失和损坏。因此,档案的管理部门按规定不能随便借出,如课题负责人需要借阅课题档案资料时,需填写《科研档案借阅表》。避免了档案资料频繁借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和丢失,保证了科研档案管理的有序工作。将现代化办公设备应用到档案借阅制度中,建立科研档案网络管理系统,满足科研人员利用档案及医院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3]。

综上所述,科研档案是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提升医院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是进行医疗、科研工作等的重要依据,并且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因此,科研档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更为合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作用,更好的满足医院科研建设的需要,为医院的科研事业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樊晓昱.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与应对措施,办公室业务:2013,15:180-181

[2]毕保良,郝一沁,吕霞.浅议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61-63

[3]安小米.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模式分析与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