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探讨

孟祥兰

孟祥兰(河南省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内科474150)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其具体病情,给予相应检查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后治愈81例,治愈率为90.0%,9例死亡,分别死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脏骤停。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多样化,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降低误诊和漏诊率,这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63-01

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继而导致部分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病情凶险,并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3.0%~34.5%,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度[2]。本研究中,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针对其具体病情,给予相应检查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6.0~82.0岁。

1.2临床症状:

1.2.1休克:当前壁心肌细胞出现广泛性梗死时,表明心肌细胞出现大面积梗死灶,临床上表现为体循环低灌注量,肺循环淤血等症状,突出表现为泵衰竭的休克症状,共9例。

1.2.2急性左心衰竭:当心肌梗死面积>25%时,尤其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胸闷、气喘、大汗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此时,应动态监测心肌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根据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尽早确诊、尽快治疗。本研究中,共20例。

1.2.3心律失常:由于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症状相似,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最常见的漏诊类型为下壁心肌梗死,而前壁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本研究中,共13例。

1.2.4伴恶心、呕吐的上腹痛:当下壁、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膈肌受到刺激,以及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量明显不足,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等急腹症。所以,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应结合心电图、心肌酶等辅助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诊断。本研究中,共35例。

1.2.5咽喉痛、压痛、下颌酸胀:好发于具有糖尿病病史的老年患者,由于其自主神经变性,患者的痛阈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痛觉敏感性降低,当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症状不明显,而放射性疼痛却比较明显,所以,临床医师在遇到不典型放射痛时,应注意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疼痛性质,结合辅助检查,尽早诊断、尽快治疗。本研究中,共3例。

1.2.6晕厥:由于心排血量骤减、严重心律失常等因素,脑供血严重不足,患者容易出现晕厥、失语、暂时性意识障碍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所以临床医师应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及时进行鉴别诊断。本研究中,共10例。

1.3诱因:9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7例存在诱因,常见诱因为情绪波动、疲劳、过度饮酒。多数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

2结果

9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81例,治愈率为90.0%,9例死亡,分别死于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休克(3例)及心脏骤停(1例)。

3讨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好发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自身机体反应性较差,痛阈增高,对痛觉反应不够敏感,以及放射性疼痛掩盖了胸痛[3]。另外长期慢性冠脉供血不足患者,其心脏神经病变导致了神经传导的减弱或中断,导致疼痛感不明显。当患者没有典型胸骨后疼痛,或表现为其他部位不适性疼痛,心电图出现典型心肌梗死病理变化,心肌酶升高,即可诊断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4]。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漏诊和误诊,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容易被误诊的可能性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医师过于关注典型症状,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和病史;(2)临床医师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性;(3)对发病早期而心电图不够典型患者,没有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病情观察;(4)心电图检查结果不典型。

减少误诊、漏诊的预防措施:要详细询问主诉和病史,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过程,及时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查,做好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一面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5]。

总而言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不典型,我们要掌握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症状及变异情况,疑似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的动态监测,做好鉴别诊断,降低漏诊、误诊率,尽早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孙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45-46

[2]严爱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1(3):132-133

[3]李民.非典型心肌梗死58例误诊分析闭.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32

[4]杨金荣.1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153

[5]赵卿祯.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33(17)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