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探索

林延芬

林延芬(福建省大田县实验幼儿园福建大田366100)

摘要: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对于成年人来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发掘幼儿的聪明才智,有时还能够激发幼儿的情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活动幼儿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7-0043-01

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注重对孩子音乐教育的培养,但家长和教师在教幼儿唱歌时,一般比较重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的培养,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改进以往的音乐教学方式。在幼儿音乐课堂活动中,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力,同时还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现在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幼儿时期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以后的发展,所以要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本文将从音乐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音乐对幼儿语言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一)幼儿歌曲具有广泛性,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发展

幼儿歌曲的类型有很多种,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十分丰富,例如《种西瓜》、《蓝精灵》、《小燕子》、《拔萝卜》等,这些歌曲中描绘的画面和事物可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的,歌曲具有欢快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特点,所以能够通过歌曲给幼儿传授知识,幼儿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幼儿在歌曲中学习到的内容相当丰富,这样可以扩大幼儿语言发展的空间,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幼儿歌曲表达的感情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幼儿歌曲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欢快的音乐向幼儿传播情感,能够有效引起幼儿的共鸣,慢慢从歌曲中体会到各种情绪的变化,在这样情绪变化的训练中,幼儿能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情绪变化,使幼儿在与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思路更清晰,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儿歌中的歌词能够有效帮助幼儿规范语言表达

幼儿歌曲中的歌词虽然简单,句子也不是长难句,容易理解,但是就是这些简短的句子,却包含着语言的运用知识以及句子的使用氛围,能够有效帮助幼儿规范语言表达,让幼儿知道在不同的环境和氛围下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一)加强幼儿与儿歌之间的情感共鸣,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音乐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但是要加强幼儿与儿歌之间的情感共鸣。幼儿不知道什么是情感共鸣,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当观察到幼儿的情感与儿歌中的情感发生碰撞时,要诱导幼儿把此时此刻心中所想表达出来,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锻炼思考能力,以此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例如,《丢手绢》是一首欢快活泼,能调动气氛的歌曲,教师能够讲一些小故事,描绘歌曲中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其中的快乐,使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快速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丢手绢”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幼儿的游戏情况,是否主动与身边的小朋友沟通交流,若没有就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在游戏中学习儿歌,加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年纪小,心智还不太成熟,在他们的世界里,嘻哈玩闹是他们的天性,正是因为这个天性,幼儿在上课时会比较抵触规规矩矩听课的方式,缺少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还有可能在课堂上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为影响课堂纪律。所以教师要清楚明白幼儿所具有的这一天性,在儿歌学习的课堂中适当增设一些小游戏,用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了可以玩的机会,幼儿会更加听从教师的安排。增设的游戏要富有创意,让幼儿能够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营造一个愉悦的氛围,增加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和说话频率,进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小手拍拍》这一首歌曲时,可以增设游戏环节,让班上的幼儿都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站好后放下后,大家一起一边唱儿歌一遍根据儿歌中的内容进行手部动作,当幼儿发现自己的动作做错了或者是其他小朋友的动作不对时可以举手向老师示意,纠正自己或者他人的错误,这样就可以在游戏中刺激幼儿发言,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发言指出其中的用词和语法错误并纠正,进而规范幼儿的语言表达。

(三)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增加幼儿语言沟通的机会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达,如有表述不当之处要及时指出,并要有技巧性的进行纠正,要给予适当的表扬以免打击幼儿表达的自信心,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和幼儿之间有比较大的年龄跨度,所以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共同话题很少,教师不是父母,关系没有那么亲密,所以孩子基本不会去主动去和教师进行沟通,因此教师就要处于主动地位,去引导孩子与自己沟通。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活动增加与幼儿之间的话题,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发现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目的的为幼儿制定语言表达学习计划,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堆雪人》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幼儿提一些问题,如“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用什么做更好呢?”“雪是怎么形成的呢?”,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在幼儿回答问题时适当、巧妙指出其语言表达上的不足,规范语言表达,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宗萍.浅谈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J].都市家教月刊,2017(3):220-220.

[2]徐冬英.让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简单而轻松——浅谈音乐教学活动中多种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3(93):187-187.

[3]马如蛟.浅谈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2).

[4]张瑜.走近孩子,走近音乐——浅谈音乐教学中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J].知识窗,2011(4):75-75.

[5]杜银萍.浅谈儿歌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儿歌《小星星》为例[J].教育,2016(10):00013-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