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重组中文化冲突整合理论与实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国企重组中文化冲突整合理论与实证研究

焦婕

晋煤集团金中通庸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048006

摘要:国企重组中,全面的实现资源配置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国企在文化冲突整合时,遇到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文化冲突整合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了文化冲突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国企重组;整合;文化冲突

在国企管理当中,各方面的都存在文化冲突,特别是企业的文化,在管理职能中,有些方面更加的敏感。文化整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经过选择,在进行消化,最后实现融合,不同的文化从结构到功能,从形式延伸至文化的意义都发生新的变化,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对文化整合来说,不仅使人们的行为、思想发生改变,也是一个新的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重组能发生协同效应,有助于国企资产的凝聚,有效控制企业经济,且能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增强竞争力。但是,企业重组的成功与否依赖于企业各层次文化的整合,特别是文化冲突的整合,整合文化冲突的成功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

一、国企重组中文化冲突整合的原因

(一)显性的文化冲突

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神态、语言和举止的表现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就是显性的表达方式,在国企重组中,很容易造成文化冲突,这种显性的文化冲突具有深层次的意义,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的文化沟通、培训来消除。

(二)制度差异化造成文化重读

国企经营制度的建设中,企业成长背景、地域文化,甚至是发展的过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方面的差异就造成了企业制度的差异性,由于制度存在差异性,也就很难避免企业的文化冲突。因此,企业想要重组制度,仅仅利用统一的制度来解决企业的文化冲突比较困难,企业应该从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深层次的内容出发,从根本问题上解决制度的差异性,从而解决企业文化冲突。

(三)经营方式和理念造成文化冲突

国企与国企之间的经营方式往往有所不同,经营理念也存在差异性,有些企业在管理方面比较规范,注重流程,而有的企业侧重人本管理,善于使用权变的管理方法,还有部分企业看重长远发展,当然,也有的企业注重眼前利益,这些差异都造成了文化冲突,重组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方式要更加的科学。

(四)价值观的差异造成文化冲突

每个企业的成长背景不同,发展历程也不同,所处在的地域人文也一样,这就使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企业的核心文化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上,这种价值理念影响着企业的其他方面的文化,因此,造成企业文化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价值观的差异,企业向解决文化冲突整合可以从企业的价值观着手,解决这种冲突的根源。

二、文化冲突整合的问题

(一)企业对文化整合缺少重视

国企在重组文化时,企业的技术、核心人才等是关键,企业比较注重整合这方面资源,从而忽视了对文化的整合。尽管一部分企业领导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因此,造成了企业只注重这些“硬件”的整合,缺少企业在精神层面的文化整合。

(二)新文化与企业制度不兼容

由于企业整合过程中,缺少对文化重视,所制定的制度也都是面向技术、人才,因此,在文化整合时,新文化理念无法与管理制度融为一体,甚至会产生矛盾,这就不能有效的落实新企业文化,国企重组中,这种现象时常发生。

(三)整合前未能全面的评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评估对企业整合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文化的诊断比较复杂,需要定量、定性的来评价企业文化的现状,通过量化的指标,进行企业文化的测量,且还要评价企业的发展前景,这项工作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很重要,可是,国企重组有着复杂的特性,涉及的管辖关系也比较复杂,再加上政府的干涉,都使这项工作充满了复杂,很难全面的执行企业的文化评估。

(四)整合过于形式化

许多企业在文化整合时,投入了很多的人力、无力,也花费了很多金钱,可是结果却不理想,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文化整合的形式大于了文化内容,企业的文化理念未能融入其中,只是停留在形式的表面上,没有深入其中,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不能体现出来。

(五)整合的形式单一

通过我国以往的整合案例可以看出,文化整合形式单一化,企业重组的文化欠考虑,一般都是将母公司的文化直接植入到新公司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如果重组企业直接接受了母公司的文化,那么,重组企业的文化就过于单一,不利于企业的战略性。不过,企业往往有着自己的文化特点,对其他文化的植入会产生排斥,会和植入的文化产生冲突,文化整合工作很难顺利实施,因此,企业要很具实际企业特征来制定,不能采用单一的整个方法。

(六)文化整合缺少针对性

国有企业在重组时,文化冲突很难避开,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以及企业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的障碍,企业缺少针对性文化整合,企业文化冲突的整合要将文化评估作为基础,发现文化冲突的关键因素,从而有效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冲突,形成具有兼容性的企业文化。

三、文化冲突整合的策略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国企重组中,应充分落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作为企业文化整合的理论依据,积极的运用三个代表、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培养员工的价值观,提升实际的操作技术,同时,统一企业的组织思想,提升企业的凝聚力,结合民族精神,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互相尊重的原则

国有企业重组中,无论文化整合采用何种模式,关键的还是要平等待人,互相尊重,不能歧视对方,互相尊重的原则能够促进企业文化得到认可,进而使整合后的企业文化能够发挥出管理作用。

(三)求同存异的原则

文化整合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文化的差异性应充分的重视,还要加强沟通,以及培训文化,能够掌握相应的整合技巧,尽量减少文化冲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企业的文化整合平稳进行,此外,各种渠道的文化沟通也必不可少,保保留一定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可以采用求同存异的原则,使企业文化多元化并存。

(四)高度统一

在企业整合文化后,只有一个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应在文化理念、规章制度等方面实现高度的统一,及时整合,也要择优使用,要允许下属公司在整合文化后,创新自己的企业文化。

(五)实施责任制

在整合文化前,责任制应该被落实,明确具体部门的义务,分工明确,也要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冲突整合工作具有计划性,也能有效的避免文化倒退。

结语:

国企重组中,企业文化必须有效的整合,还要进行创新,让整合的文化充分的发挥出作用,促进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经济、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丹.《跨国并购企业文化冲突与整合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第6期.

[2]李海军.《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第9期.

[3]刘帮成.《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文化整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