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吴琼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电力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要振兴,电力必须先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形势

我国的电力工业始于19世纪后期。1879年,我国第一台发电机在上海运转成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国有化改造和国家的资金支持,我国自行建设了高压电网和多个电厂,1978年,全国的发电量为2566亿千瓦时,发电设备的总装机容量5712万kW,电力行业有了质的飞跃。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1979年到1984年,中央政府开始放松对电力企业的管制,改变原有的拨款建设电力产业的做法,以贷款形式向地方政府发放资金,地方政府也利用部分财力和预算外资金投资电力项目。到1985年年底,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达到8705万kW,容量在100万kw以上的11个。但是这一时期电力建设速度相对较慢,加上各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缺电现象十分明显。这一时期是我国的“八五”,“九五”建设时期,农村电网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电源结构中,火电比例有所下降,小火电的数量得到了控制,电网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线损率进一步下降,同时随着三峡变电工程,东北、华北联网等工程的实施,我国的电网进入了大区电网、独立电网互联的阶段,而竞价上网的实施,为我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十五”末期,改革成就逐渐显现:总装机容量突破5亿kW,2005年底发电量达到24747亿kw,电网建设速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快时期,主要电网实现了全国联网,我国农村基本都己通电。国家电网公司是国务院授权的控股公司试点企业,直接经营跨区电网,经营并协调大区间的电力交易和经营等重大问题,其下又分为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中五个区域电网。

其中,火电增长7.2%,加快4.2个百分点;水电增长4.3%,减缓13.2个百分点。据行业统计快报,全社会用电量较08年增长6%,增幅较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用电量分别增长7.9%、4.2%和12.1%,提高6、0.4和2.4个百分点;居民用电量增长11.9%,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较08年增长4.3%,提高0.7个百分点。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527小时,较08年下降121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839小时,下降46小时。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8.74亿千瓦,较08年增长10.2%。全年电力行业实现利润891亿元,较08年增长2.3倍,上年同期为下降82.3%。其中,发电行业由上年同期净亏损16.9亿元转为净盈利828亿元;供电行业利润63亿元,较08年下降77.8%。我国的装机总量在上升的同时,电源结构也在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煤电比重已降至66%左右,各类新能源的比重上升,风电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山东、浙江、广东、辽宁等省市的核电项目纷纷上马建设,预计到2020年装机容量超过750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8%。

二、国外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模式

电力工业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有自然垄断性与公益性的一面,在价格上部分或全部受到政府部门的管制;另一方面电力的不可储存特点决定了该行业投资的长期性与环节的衔接性,从而对于市场化的程度进行了局部的限制。由于各国经济条件不同、电力结构不同,对于电力需求要求不同,大部分国家电力发展模式也存在相当差别,我们分别以美国、英国、俄罗斯三国的电力发展与改革模式进行简单说明。

1、美国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模式

美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美国全国装机容量84亿千瓦、人均31千瓦,电力工业设备出力已趋饱和。美国电网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美国的厂网分开是管制与非管制业务的功能性分开,不是产权分开,并不要求电力公司全部把所属电厂出卖。竞价上网的也不是全部供应电量,只是部分电量。美国电力工业完善主要是20世纪初及20世纪50年代,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了电力产业的迅速发展。该时期基本形成了美国电力工业的基本架构与体系,美国现有的3大联合电网即东部、西部和得克萨斯联合电网,形成于那个时期,此外东部和西部联合电网分别与加拿大的魁伯克、安大略以及滨海地区的电网并网运行。

美国电力工业改革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电力工业改革主要是围绕可靠性与稳定性来进行改革的。由于美国电力公司既有联邦政府控制的,也有州政府控制的,既有国营性质的电力公司,也有私营性质的电力公司,价格方面既有市场化的价格,也有政府管控的价格,因此协调各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成为美国电力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主要事件是1965年11月9日美国东北部电网发生大停电事故后与2003年8月14日的大停电,这两次事故造成美国对于电力工业改革。总之,美国电力改革还在探索之中,其主要难度是如何合理找到市场化与适度监管之间的平衡。

2、俄罗斯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模式

俄罗斯电力工业发展概况:俄罗斯电力工业装机容量,主要是火电和核电以及伏尔加河上的梯级水电站,大部分分布在欧洲区;而西伯利亚区能源有一半是水电,还有7个10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远东区的电力装机占整个俄罗斯装机比重的7%,只有几个小的火电厂。俄罗斯的统—电力系统由大区联合电网组成。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采取分级调度结构:分为中央调度局、联合电网调度所和地区电网调度所三级。中央调度局除管辖下属电网之外,还管辖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的直调电厂以及调度联合电网之间的联络线;下一级为联合电网调度所。联合电网有其所属的容量为30万以上的直调电厂,调度地区电网间的联络线和直属电厂;再下一级为地区电网调度所,调度地区内的电厂,最下一级为发电厂和配电网的调度所。

3英国电力工业发展与改革模式

英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英国的电力系统可分为3大独立部分:即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及北爱尔兰,其中英格兰和威尔士装机容量最大,是全国最大的电网,与苏格兰电力系统互联,年用电量约占全国总用电量的90%。英国电业主要由中央电力局统一进行发电、输电和配电管理,由于统一由政府负责,行业内部很少有竞争,逐渐导致电力企业效益低下、企业负债增多和电价居高不下。

从整体来看,英国电力行业改革相对比较成功,不仅在政府管制上有所侧重,在政策制定方面加强了规范管理,而对于市场竞争部分则进行了引入竞争的机制。可以说英国电力领域改革是松紧有度,在维护区域垄断性与市场开放性中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而不是为了追求市场化而市场化。

三、总结

总之,当前世界各国的电力工业改革略有差异,但基本的原则是相同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在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世界各国的电力改革都是由政府出面提出改革的方案并出面组织;

(2)在市场化与政府管制中寻找平衡,不追求完全额市场化。政府加强管制的同时,进行更完善的市场化改革;

(3)改革的核心是电价,具有竞争性的部门实行市场化价格,具有垄断性的部门实行边际成本原则的管制价格。实行一部制或多部制电价,季节性电价和分时电价,根据用户的需求特性收费,回收输电和供电的全部成本,从而理顺发电、输电、配售之间的关系,保证电力成本的回收与适当的利润。

参考文献

[1]蹼洪九等,中国电力与煤炭,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何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对煤炭企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探讨,中国煤炭,2003(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