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工程审计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浅析如何提高工程审计质量

丁红

丁红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武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现代工程项目遍地开花,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越来越复杂,其审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更好地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及工程管理水平,已成为审计人员、管理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共同目标。本文就如何提高工程审计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项目概算以初步设计图纸提供设备设施数量、建筑安装工程量为基础计算,再综合项目建设其他费用得出。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概算质量,设计深度直接影响到概算的正确性,如设计粗糙,就很可能造成概算漏项,设备材料型号、品牌难以确定,概算难以恰当计价。设计概算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也是拨款的依据。可见概算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必要适当介入工程概算审查。而工程审计人员往往无法对工程方案的通过与否进行干预,也不能及早参与到项目方案的制定、审查过程中,因而会造成工程总成本的估计和计算不准确,也为日后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

2.合同管理不规范。

工程合同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合同对于工程计价方式不明确,约定条款不完善。如合同约定采用固定总价方式,但合同中对甲方确认的变更工程量执行哪类定额及取费、调差标准等内容却未明确,导致甲乙双方互相扯皮。二是合同文本缺乏统一管理,存在丢失现象,导致工程结算或解决争议时没有依据。三是招标预算编制不全面,给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活口。招标预算未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估算代预算等;这也是引起工程计价高估冒算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了实际结算审核的难度。

3.全过程管理尚不到位。

工程实施中,建设单位与监理、设计、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工程监理单位也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造价分析。同时设计单位很少介入现场,导致设计深度不够,现场签证过多,从而使得最终工程造价和合同价相差较大。

4.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有些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技能、知识结构、知识范围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审计方法和手段还有待改进和创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审计质量。

二、加强工程审计的对策

1.提前介入工程项目。

审计人员要提前介入到设计概算审计,改变以往完工后仅仅进行竣工结算或决算审计的做法。审计人员根据工程建设规模、进度、存在问题,宜在工程招标之前就介入工程建设管理,审查项目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情况,实现工程概算、招标、预算、合同、结算、决算等全过程重点审核。

2.加强事中、事后审计力度。

施工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的总体概况和进展程度有所了解,向其他职能部门调查了解,深入现场,熟悉工程量,确保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同时要仔细审查报审的结算资料,包括施工合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结合施工图纸等资料审查报审结算中是否存在高套定额或者多算工程量等问题。

3.加强沟通、协调。

审计人员要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以得到单位职能部门的支持。同时,审计人员也要把审计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业务主管部门,以便及时修订工程建设的相关制度、完善流程中的不足,以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统筹安排审计资源。

采取内部审计和外部(委托)审计相结合,以解决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采取委托审计,是解决当前项目审计任务重、工作量大、审计力量明显不足的快捷方法;可减轻审计人员工程审计的压力,让审计人员从繁重的审计任务中腾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机关日常管理工作、对下属单位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和办法,以便不断提高单位工程管理水平。

5.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业务素质是审计人员必备的条件。首先,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工程造价审计相关的审计法规和公司系统内部各类流程制度,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其次,审计人员要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第三,审计人员要深化成果运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要第一时间通知施工单位关注该类问题,举一反三,做到“边审计,边预警,边整改”,同时给建设单位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督促其从制度、流程、管控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杜绝问题重复发生。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预防对策

1.审计全过程参与,重心前移。目前对于工程项目中后期的施工管理相关监督工作较为看重,对于前期如设计、咨询方面关注和监督力度不够,而前期工作对于项目的造价影响往往更大。因此应加强事前和事中管理监督,推行绩效审计,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决策依据、设计方案的优化、招标文件和标底编制等情况进行标前绩效审计,对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合同执行、分包情况、监理情况等进行跟踪审计,将审计风险尽可能消灭在前期阶段。

2.加强协审单位监督管理,建立违规单位移送机制。社会中介机构是一股重要的审计力量,如何用好这支队伍是审计部门的重要工作,因此应加强对社会中介审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审计过程中执行严格的复核流程,如偏差严重时可移送建设主管单位进行处罚。当前工程造价审计主要依靠工程实物以及送审资料,审计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接收送审资料时应要求被审计单位书面承诺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并规定送审时限。审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补签资料的现象,如果发现提供了虚假的资料,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3.依法审计,使审计结论具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支撑。审计工作,不但要求结论合法,还要求程序合法。应仔细研究各种法律法规,对各种法律法规之间有冲突的地方要多方咨询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为了防止不符合规定程序建设的项目通过政府审计进行“漂白”,审计人员还应熟悉各类工程项目规定的建设程序,对未按要求备案的变更项目不予审计,对不合规的项目不予接收或向有关部门移送其违规线索。

4.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严格执行。审计部门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建设,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谁签字谁负责,明确审计人员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当年完成的审计项目选择一定比例进行审计复审,重点是审计证据的完整性和审计结论的准确性,看审计深度和广度是否达到要求,审计有无遗漏重大问题,如果复审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之外,视误差大小对审计人员给予相应处理。对于一些重大项目,还可以采用二次抽查复审和异地交叉复审,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审计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工作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防范和控制工程审计风险的意识,应根植于每个工程审计人员脑中。只有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真正树立起审计风险意识,坚持依法审计,才能防范和控制工程审计中的风险,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许芳芳.探讨如何提高工程造价审计中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

[2]李淑珍.谈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5,01.

[3]王淑霞.提高工程竣工决算质量的几点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4,34.

[4]刘晓.如何提高工程软基处理质量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要求[J].山东工业技术,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