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要社会化

/ 2

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要社会化

米成善

米成善(芷江县民族职业中专湖南怀化419100)

摘要:个人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中职学校恰恰是中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过渡环节。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社会化既为学生的社会化完成了过渡,也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那么,中职学校该如何面向社会化?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够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中职学校恰恰是中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过渡环节,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社会化既为学生的社会化完成了过渡,也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一、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要面向社会化

1.专业设置要社会化

按照社会学理论认为:个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化过程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其能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基础文化知识,一个是专业职能技术。相比之下,专业职能技术是核心,是关键。

中职学校的竞争是残酷的,每年的招生大战都达到了白热化程度。记得有一次下乡招生,有三所兄弟学校的老师在同一个学生家里不期而遇。为了招取一个学生,教师可谓颜面扫地,但学校的生存就是自己岗位的生存。近10年来,在残酷的竞争中,一些兄弟学校倒下了,而且是永远地倒下了。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没有幸灾乐祸,相反,有种兔死狐悲的伤感。究其原因,这些倒下的兄弟学校,除了管理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资金、教师、设备和其他硬件等条件无法完成更新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如何才能社会化?我认为至少要具备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这个竞争激烈、换代速度快捷的现代社会,知识的单一或老化容易使学生难以就业。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克服专业知识技能的单一性,至少要具备两种以上的专业技术。比如学计算机专业,应该选修机械方面的专业,并达到一定程度。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了解市场或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取向,及时转变、调整、拥有新专业,淘汰落后的、过时的老专业。

2.管理模式要社会化

传统的中职教育管理模式主要以管教和学习相结合。每当一批学生毕业,投入企业后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这个模式已经不可能适合市场的需要。原因之一,培养的学生具有滞后性,就是说,这些毕业生无论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或者经验上甚至心理上都是菜鸟,不能很快融入到企业生产岗位上。

举例说,这些学生在进入工厂或者企业后,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敢多说一句、多走一步,完全没有进入状态。尽管如此,很多学生的期望值却很高,希望一进工厂企业就要比较高的工资。殊不知,自己与熟练的技术和操作还相差甚远。结果,导致学生因为工资不满意频繁跳槽,而且可能越跳越差。很多学生把这些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导致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不满甚至充满敌意,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校企联合办学是中职学校管理模式社会化的成功模式之一。很多中职学校都在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校企联合办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有利于校企优势互补,既能增强学校科研产业化,又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3.班级管理要社会化

现代素质教育中,主张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其实,在班级管理中,也一样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一方面,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把自己放到主人翁的位置上来,充分体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了西方政治制度的组阁制,即组织班委会我只需要通过选举班长,其他班干部都由班长任命,但必须向我陈述任命每个部门干部的理由,然后交由新的班委会讨论编写班纪班规。因为他们对班级中学生的违纪情况十分了解,制定的规章制度十分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要按照企业的奖罚制度进行管理。每个人就像企业的员工,班干部就如企业的领导,他们是有任期的——一个月。期满后改选,可以连选连任,不能连任的要做出反省。另外,要求班干部每周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每周的班级管理情况,及时解决重大问题。通过多年的观察,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为今后进入工厂企业打下基础,非常适合企业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的成熟和能力的提高。

二、市场是检验中职学校教育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勤工俭学是社会化的重要过渡形式

中职学生学制为三年,但一般在校的时间为2年。主要考虑学生的经济因素等,学校一般把第三年称为学生实习,从本质上说,他们已经就业了。

事实上,勤工俭学是学生真正的实习。勤工俭学本意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使学生和学校获得一定报酬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教育活动,而不是一种劳动就业形式,但事实上,勤工俭学变成了中职学校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实习。

但我认为,勤工俭学这种方式是成功的,是值得推广的。勤工俭学一方面能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也能让学生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在锻炼中成熟起来,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勤工俭学较早认识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有利于把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勤工俭学的再学习能更好地提升基本技能和知识技能。

2.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观决定了主体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取向。曾经某个模具班的学生毕业了,大部分人都就业了,有四个学生却不肯就业,我很奇怪,问他们为什么不肯就业?时值金融危机时期,很多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就业难,找一个相应的工作更难。他们的同学选择的某某集团公司,卖水和饮料为主业,自然是不对口的,月薪在1800元。那几个学生表示:一要专业对口,否则学这专业就是浪费;二是月薪要在三四千元以上,否则我们这么久白辛苦读书了。我对这些学生的想法虽然不完全赞同,但这样思想的学生还真的少见。假如中职学生个个都敢底气十足地这么做,学校就不愁发展了。

三、家长开放日是学校社会化的一部分

中职学校学生因为专业知识、学历和阅历等等,综合素质与大专院校的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遇上就业不顺利、工资不高等情况,家长把责任都推给了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和学生就是中职学校的衣食父母,很多兄弟学校的消亡就是因为生源匮乏。如何消除家长对学校的隔阂?

为了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了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很多学校采用了家长开放日的形式,即通过家长亲临学校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设备、教学硬件,让学生家长来学校深入学生课堂聆听教师讲课,了解教师的讲课水平,增强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并通过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操作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有些学生表示,自从学校推行家长开放日,我们的压力增强了,我们不能在家长面前丢丑,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尤其对于实训操作要非常熟练,父母看到自己优良的表现很高兴,我们自己也感到开心和自豪。

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和社会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本质上说,从心理上、思想上、行为上都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家长开放日也撕开了学校的遮羞布,将教育教学的弊端和不足暴露出来,促使学校深入内部改革,消除弊端,了解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关注和学习兄弟学校的重大举措,及时调整学校专业和师资配备,认真听取家长中肯的意见和建设性建议,推动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6-77。

[2]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