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黑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混交林优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谈黑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混交林优点

王元洪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蚂螂河森林经营所150903摘要:混交林就是林冠由两个或多个优势乔木树种或不同生活型的乔木所组成的森林。本文从生态观点,阐述营造黑杨混交林的优点。

关键词:混交林;任务;优点;依据;原则;技术

一、营造混交林的优点

一是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和营养。通过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性与浅根性、吸收根密集型与吸收根分散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发芽与落叶迟早不同、前期生长型与垒年生长型)以及嗜肥性(喜氮与喜磷,及其吸收利用的时间性)不同的树种的搭配。可较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使具有不同生长特点的树种搭配在一起,各树种能够在较大的地上地下空间分别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利用光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

二是改善立地条件。混交林较之单纯林,林内光照减弱,气温、地温略低而变幅小,风速降低,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混交林的冠层厚,叶面积指数较大,枯落物较多,成分较复杂,比纯林更能改善林内小气候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杨树刺槐混交林表层土壤(0~20cm)有机质含量较杨树纯林有极显著的提高,混交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17%。是杨树纯林的5.40倍。

三是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混交林。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和树种间相互促进的有利作用,光合作用的效率高,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因而总蓄积量和生物量比单纯林高。混交林中的主要树科在伴生树种的辅佐下,主干长得通直、圆满,自然整枝迅速,干材质量亦较单纯林好。

四是发挥防护效益。混交林林冠浓密,根系深广,枯枝落叶较为丰富,地上地下部分结构比纯林复杂,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其他防护效能方面都优于纯林。

五是抗御外界不良环境因子的能力较强。混交林与纯林比较,树种多,生境条件好,病虫害的天敌较多,可以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蔓延。由于混交林温度低、湿度大,火灾的危险性比较小。如针阔叶混交林能防止树冠火和地表火的形成;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可以防止风倒等。

五是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混交林与单纯林比较,由于树种多,生境条件好,使一些害虫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同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寄生性昆虫、菌类等天敌增多,又招来各种益鸟益兽,因而混交林的病虫害不象单纯林那么严重。混交林内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各种可燃物不易着火,因而火险性小。针阔叶混交林有阔叶树的隔阻,可以防止树冠火和地表火的蔓延和发展,不象针叶树单纯林那样一旦发生火灾,便成燎原之势,难以扑救。混交林对不良气象因素的抗性较强。如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可以减轻风害;常绿针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可以减轻雪压雪倒等。

二、营造混交林的依据

1、营建混交林绝不是闭门造车所想起来的,已有充分理论依据说明营造混交林是一种最佳的人工林模式,混交林是被历史所证明和实跋所检验过的,是垒球林业专家公认的极具稳定的生态效益最优的森林群落。长期以来因各种原因被人们束之高阁,没有被大家所接受和掌握而已。

2、营建混交林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混交林营造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造林绿化队伍日趋专业化。可供选用树种品种的资源十分丰富,已发掘出较为丰富的乡土树种资源;苗木的繁育手段完善可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实施,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每年都投入大部分资金要求用于营造混交林。可以说营建混交林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混交林建设的外部环境大为改善,不仅是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林业部门自身宣传报道的力度加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心情日益迫切,社会舆论对环境问题的报道频繁,伴随着美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全社会关注环境改善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营造混交林的原则

1、建设好混交林首要的工作必须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计可行,这是关系到能否建设好混交林的基础性工作。

2、建好混交林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技术运用要到位,检查督促要及时,竣工验收要严格。

3、建好混交林要特别注意树种之间的互补性,掌握阴阳结合、针阔搭配、乔灌错落的原则。4、建好混交林侧重点要放在后期的管护上,坚持造管并举的原则。

5、混交林建设刚刚起步,由于有很多人对混交林的认识不深,没有提高到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高度去认识加快建设混交林的重大意义,离全面实施尚有较大的差距。

四、杨树混变林营造的技术

杨树混交林营造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杨树与混交树种间的关系使杨树在伴生树种的辅佐下取得最佳的生长效果。选择好的伴生树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造林地的条件和造林目的选择适宜的主要树种杨树,再确定相应的伴生树种、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经过全国多年多点的大面积混交造林试验,可选用泡桐、刺槐、臭椿、梧桐,香椿、合欢、楸树等与杨树进行块状混交或带状隔离。实践证明目前杨树的堆佳混交树种(伴生树)是刺槐、楸树和梧桐,刺槐主要品种有窄冠刺槐、香花槐,四倍体刺槐、速生红花刺槐,楸树品种有豫楸一号、豫楸二号、周揪二号等。混交的方式可以是株间、行间,带状和块状混交。

造林时,通过控制造林时间、造林密度、株行距,苗木年龄和造林方法等措施调节树种间的关系。为了协调两个树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还可以引进第3个树种栽培于二者之间,这个树种称为缓冲树种。混交林营造的技术标准可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新造林地,在新造林地上按照设计进行全面人工造林,实施不同模式的混交栽植,另一类是低产林改造,在实施杨树低产林的改造时,保留一定比例的杨树,采伐多余的杨树,然后栽植良种拌生树种。杨树低产林带可采用株间、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的比例为1:1、2:1,行间混交的比例为1:4、1:8。低产杨树堤坝林、环村林和片林可采取带状、块状混交。带状混交是将参加混交的树种都以三行以上的带状配置;块状混交的面积不宜太小,一般为20~25平方米。也就是在原杨树林中安照设计采伐部分杨树,然后栽植拌生树种苗木,与先前种植的杨树形成混交林。

五参考文献:

[1]王德臣,王洪伟.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02).

[2]才志行,周冬跃,李国栋,张晓明.天然落叶松白桦中幼龄混交林最佳经营密度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93(02).

作者简介:王元洪:男出生于1967年12月5日,本科学历;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蚂螂河森林经营所;职务:副所长;邮政编码150903,职称:林学工程师。主要研究营林生产和科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