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研究分析李良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研究分析李良飞

李良飞

身份证号码:42062419810909XXXX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工程竣工后能否正常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去,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建筑不仅追求质量过硬,还要体现出企业的特性和特色,为企业打造好的形象。这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时态的发展,提前采取措施,以便可以在建筑行业取得优势。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分析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发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作用,应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创新建筑施工管理体制、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不断探索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方式,并理论结合实践,在施工中对创新方式加以利用和实施,才能使建筑施工管理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也产生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跟不上现代施工方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项目管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的权责不明确,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工序操作不严格,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固守原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是不可取的。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不断向前发展,探索出创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以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力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面临着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建筑施工工程,意味着传统的以规模、资历、和雄厚资本而确立的市场份额将被重新洗牌,新时期下的建筑施工工程要求的不仅是规模、资历和财力,还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最终验收都有国家的标准规范施工单位、供货商、业主、监理、设计的行为,各家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虽有高低之分,但施工工艺和生产工器具大多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管理。在当今的市场化、经济化的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对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坚持改革、与时俱进,才会使项目施工单位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使企业适应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二、施工管理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

2.1建立创新性的组织机构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数年探索,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巨大财富,更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历史原因,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中,项目这个名词的定义是以项目签订合同后,作为自己明确的范围。项目经理部随着项目合同的签订产生,又随终止合同而消失。项目部门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其本身是独立的,有其明确的职责,企业难以承担。但项目部门的运作和企业快速发展的步调必须相结合。要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在空间上有所增长,从市场跟踪、签订合同,合同履行到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果等全过程出发,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门的组织机构,制定项目部门设立分公司的企业定位。

2.2提倡创新性的观念

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一种财富。施工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应奉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要做到实处。不仅要充分吸收那些优秀的人才,加强企业人才储备,还要通过不断的培训职员的各职业技能,激励人才,建立一套适合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同时,企业也要丰满自己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要想使项目的工程管理方法不断创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是关键点,提高相关经费的投入,在人才培养层面上的引进和凝聚力,加强务实的创新意识,融入企业的管理需求和出发点,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和困难性。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战略,要从企业发展的高度出发,并将工作具体化。

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需要不断努力寻求一切跟实际相关的模式并慢慢完善。这个模式就是探索出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一个创新方案要符合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就要遵循创新原则和时代要求去编制。

2.3完善创新性的体制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工程创新管理的工作,不仅要机构革新,还要对这个机构的具体体制创新。项目部门不再单纯是企业派遣机构,而是向着项目部进化分公司,逐渐建立现代企业合理模式方向发展。

(1)要确立有限责任制

作为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企业要负责制定资产经营的责任制度,确保产权清晰,依法建立创新型的产权关系,企业可以从原本的所有者退居为控股公司,用股东的方式行使其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这个办法可以有效界定企业、项目部等方面各自的责任边界。

(2)要建立企业的法人财产制度

项目部门要有一些边界清晰的财产,由边界清楚的法人承担责任。根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可以确定项目部门独立的法律地位。如果没有法人财产,就够不上企业法人。在完善的财产法人制度情况下,项目部门走向市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承担责任。

三、施工管理的创新途径

3.1对材料进行严格审核

施工材料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在材料方面一定要进行严格管理。在采购材料时,保证材料质量和数量,避免发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在材料存储方面,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材料说明进行存储,避免因乱堆乱放而可能导致的材料的质量问题,并对施工人员领取材料时进行详细记录,减少因多领或少领材料产生的二次施工的可能。

3.2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建筑施工的规模往往较大,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施工图纸、施工技术等,并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其有明确认识。另一方面对施工人员做好全面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工程中涉及到较少见的全新技术,让施工人员能够对整个工程步骤了然于胸。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并对其进行监督,做到按质按量的完成工程。

3.3全面提高安全教育

在安全上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施工人员都要树立良好的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3.4对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是现代施工管理必经之路,在施工管理中要跟上时代脚步,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在如今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施工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全新的管理问题,创新型的管理机制必须以科学、规范为标准,全面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在技术手段方面,要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打破传统的施工态度,用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改善,提高施工的效率。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上的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对施工人员采取考核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加强其竞争性,保持热情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在施工管理中需要通过创新型的思维,通过对施工管理的不断改善,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职业素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提出解决施工管理问题的方法上,还要保证管理机制的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大落实力度。不断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对待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的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春洪.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4:225-226.

[2]林光跃.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研究[J].江西建材,2013,02: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