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效果比较

吴海燕

吴海燕(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妇产科2123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181-02

【摘要】目的探讨线扎和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线扎组80例,气门芯套扎组80例。比较两组脐带脱落的时间、脐炎、残脐出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气门芯套扎组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线扎组(P<0.05),脐炎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气门芯套扎组脐部出血的发生率低于线扎组(P<0.05)。结论应用气门芯结扎脐带能更有效的促进脐部愈合,避免残脐出血。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结扎气门芯套扎线扎

目前,临床上处理新生儿脐带的方法较多,有脐带夹、气门芯、血管钳、线扎等,我院多年来一直用传统的线扎法处理脐带,效果不甚理想,容易发生脐带残端出血,干燥时间长,脱落时间长等问题。2010年来我科采用气门芯接扎脐带,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到2010年6月在我院正常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线扎组80例,气门芯组80例,出生体重3000g-4000g,孕龄38周到41周,Apare评分>8分。两组在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喂养方式、Apare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线扎法:线扎组在新生儿出娩出后先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脐带,两钳相隔2-3cm,在中间剪断。先用75%的酒精消毒脐带根部及周围,在距脐根0.5cm处用无菌棉线结扎第一道,在第一道外0.5cm外结扎第二道,第二道结扎线外0.5cm处剪断带,挤出残余血液,再用5%聚维酮碘消毒脐带断面,待断面干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卷包扎[1]。

1.2.2气门芯结扎法:气门芯组断脐方法和线扎组一样,将套上气门芯的血管钳在离脐带根部0.5cm处夹住,一手握住血管钳,一手拉气门芯的丝线向下套,在离脐带根部0.2cm处结扎固定,手法要亲柔,再消毒包扎过程如线扎法。

1.2.3观察指标:两组均在常规洗澡后用复合碘氟消毒脐带残端及脐周,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观察两组脐带有无渗出、出血、脐炎,及脱落的时间。

1.2.4观察标准:脐部渗血>1cm为脐带出血。脐轮周围皮肤明显发红,有炎性分泌物>0.5cm为脐炎。

1.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气门芯套扎组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线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门芯套扎组脐部出血的发生率低于线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组别例数脐带的脱落时间(天)脐炎的发生率脐带出血的发生率

线扎组804.2±1.72.20%3.50%

气门芯组807.3±2.12.40%18.90%

P<0.05>0.05<0.05

3讨论

新生儿脐带是唯一连接胎儿和胎盘的器官,脐带内有两条脐静脉,一条脐动,血液循环丰富,因此脐部残端的处理不当,病原菌最易侵入,可能出现脐带出血,脐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我院采用气门芯结扎脐带后,减少了局部渗液的渗出和出血,缩短了脐带脱落的时间,一般在产妇出院时脐带已经脱落,方便护理,简单经济,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