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复位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脑疝复位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乔伟冯爱平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20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均给予脑疝复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12例(60.0%),轻度残疾4例(20.0%),重度残疾2例(10.0%),植物生存1例(5.0%),死亡1例(5.0%)。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脑积水1例,大脑后动脉梗死2例,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结论:脑疝复位术临床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颅脑外伤;应用效果;脑疝复位术;重症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353-01

颅脑外伤具有病情重、病情进展快和致死率高等特性,且近年来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颅脑外伤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因而对重症颅脑外伤的治疗也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为了解脑疝复位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其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取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颅脑外伤诊断标准,患者经头颅CT检查显示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侧脑室变窄甚至消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以及脑挫裂伤等。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16~75岁,平均年龄(44.8±3.6)岁。致伤原因:坠落伤7例,车祸伤10例,打击伤3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2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疝复位术治疗,常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颅内血肿侧的额、颞、顶大骨瓣开颅,在实施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将脑组织碎片与血肿进行清除,使用冷光源实施辅助照明,同时缓慢抬起颞底组织,使天幕裂孔能够充分暴露出来,并对脑干组织应用棉片进行保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完成上述操作后,应用低电流双极电凝器切开天幕部位,并在裂孔边缘约为1.5厘米的位置行切口,然后使用电凝刀对其进行彻底止血。在手术过程中,若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情况,应及时切除局部颞底组织,然后再充分显露天幕裂孔。对于部分实施双侧去骨瓣开颅治疗的患者,操作时应先切开瞳孔散大侧天幕裂孔。术后均常规给予对症处理。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OS)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根据其得分情况分为5个等级,5分表示为恢复良好、轻度残疾与重度残疾分别为4分和3分、植物生存(2分)、死亡(1分)。统计患者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大脑后动脉梗死以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例数,计算其发生率。

2.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12例,所占比重为60.0%(12/20);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2例,所占比重分别为20.0%(4/20)和10.0%(2/20)。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所占比重均为5.0%(1/2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6例,其中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15.0%),脑积水1例(5.0%),大脑后动脉梗死2例(10.0%),其总发生率为30.0%(6/20)。

3.讨论

颅脑外伤,即各种原因所致颅脑外伤,如车祸伤、坠落伤等,颅脑外伤通常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不断恶化,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会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1]。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通常存在意识障碍和昏迷情况,生命体征改善明显,经CT检查可见颅内血肿、颅骨骨折以及脑干损伤等,若出现脑水肿及血肿占位会使得患者颅内压升高,从而引发脑疝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探讨有效的重症颅脑外伤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对于重症颅脑外伤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通过对患者的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进行清除,解除其不断升高的颅内压,以免形成脑疝或消除脑疝,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重症颅脑外伤常规采用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清除血肿、缓解病情的效果,但是无法达到消除颅内高压的小骨,且患者受压迫脑组织无法完全复位,患者脑干组织受压情况未得到改善,使得患者术后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的几率增大,有研究证实,重症颅脑外伤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效果显著,脑疝复位术通过切开天幕裂孔,可以有效缓解大脑动脉压迫情况,从而减少脑积水、脑动脉梗死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但是在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时,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方法,充分暴露中颅窝底,使血肿能够得到充分清除,尽可能减少颞底组织抬起时的出血量,减轻对患者的创伤。

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达到了60.0%,植物生存和死亡患者所占比重较少,说明脑疝复位术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与相关研究资料报道的常规开颅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4],明显较低,由此可见,脑疝复位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应用脑疝复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加速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朱广军,李宇光.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22(2):78-79.

[2]陈锋龙.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脑疝的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2):3308-3310.

[3]吴裕山,韩立虎,冯康等.脑疝复位术治疗90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570-4571.

[4]杜新亮,武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脑疝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7):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