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治疗和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治疗和护理分析

张庆华

张庆华

山东省嘉祥县第三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4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2009年7月-2013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10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2例,占39.62%;经过积极的治疗,本组患者总有效人数98例(92.5%),出现死亡2例(1.9%),6例(5.6%)因病情加重转院治疗。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多,在治疗时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治疗;护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所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CAP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目前有资料显示,死因分布中大约16%以上的老年人直接死于肺炎,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老年人死亡的第三大元凶[1]。为了更好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控制社区获得性肺炎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有关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0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72.3岁。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在临床上的诊断依据[2],全部病例均经X线胸片或经过痰培养确诊。本组中有基础疾病者96例,占总数的90.6%。

1.2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中,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86例(81.13%),咳痰60例(56.60%),呼吸困难14例(13.21%),高热22例(20.75%),低热52例(49.06%),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者46例(43.40%),恶心呕吐者26例(24.53%),腹痛腹泻者10例(9.43%),胸痛者10例(9.43%),头晕头痛4例(7.55%),痰血者6例(5.66%)。

1.3体征及X线检查

本组106例中,经体检与实验室检查显示有干啰音者94例,湿啰音者72例,呼吸音减弱42例;血常规化验WBC>10×109者54例,WBC<4.0×109者8例;本组患者X线检查结果显示左侧病变者28例,右侧58例,双侧病变者20例;X线以斑点状、小片状阴影者有72例,网状阴影者8例,肺不张6例,大片状6例,胸腔积液6例。

1.4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广谱青霉素治疗,对于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采用联合或者单一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和药敏结果+痰培养来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疗程10~28d。治疗过程中辅予平喘、吸氧、化痰,加强翻身拍背及营养支持等,其中12例使用了小剂量激素甲基强的松龙,使用剂量为40mg/d,疗程5~7d,6例使用了中等剂量激素甲基强的松龙,服用剂量为80mg/d,疗程3-5d。

1.5护理方法

本组患者护理干预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进行实施,并且严格按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决策患者是否住院及抗菌治疗,应用指南治疗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选择抗生素和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治疗后评价,处理及出院时机的掌握[3]。符合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和家属做入院指导和护理评估,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将临床路径表分发给患者或家属,详细讲解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医护人员于出院当天收集临床路径表对患者的反应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2结果

10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2例,占39.62%,其中合并心力衰竭6例,呼吸衰竭10例,心律失常8例,胸腔积液4例,水电解质紊乱8例,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者6例。

经过积极的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愈52例,有效46例,总有效人数为98例(92.5%),6例(5.6%)因病情加重转院治疗,患者出现死亡2例(1.9%)。

3讨论

3.1CAP病例特点

本组资料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如下:(1)本组中患者发病季节性比较明显,冬春季节最为多发,分析发病原因为与天气突然转凉身体不适应因素有关,表现为隐匿起病,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如部分老年患者体温不高,咳嗽较轻,由于免疫功能下降使得大多数病例感染程度与体征不成比例;(2)老年患者中首发症状部分为并发症或者其他系统疾病症状;(3)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机体生理功能减退,导致其基础疾病较多,易患各种并发症。当发生肺炎时,心肺的储备功能不足,肺部的负荷加重使得其易发生心衰、呼吸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4)本组病例的病原菌经过痰培养,主要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最主,另外还有金葡菌、绿脓杆菌等少见病原菌[4],这和目前肺炎患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分析相符合。

3.2老年CAP的治疗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方式有多种途径,目前以综合治疗方法为主,包括抗感染、痰液引流、免疫治疗等[5]。成功治疗的关键是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来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在没有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之前通常采用序列式的抗生素治疗,当明确病原菌再参考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用药调整。

3.2老年CAP的护理

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使患者得以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了解了诊疗的时间安排和详细过程,从而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对CAP单病种管理患者,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减少了病人的思想顾虑,让病人知道自己应该享受的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和诊疗过程,这将使得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病人在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过程中,既缓解了病情,还增强了病人的参与意识;保护了医患之间的合法权益,实现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有效监督[6]。

综上所述,我们要掌握老年CAP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以提高老年肺炎的治愈率,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迎钢,翟介明.老年人重症肺炎的难点和临床对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7(1):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3韩则政,魏红艳,邓美玲等.2型糖尿病病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1,19(5):66-67.

4RosuriaMenendez,AntoniTortes.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失败分析[J].CHEST中文版,2008,5(1):63.

5刘慧,张天托,吴本权等.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2,46(10):813.

6刘晓明,陈秀军,赵春英.有效评价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11,34(9):56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