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回收工作的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电费回收工作的现状分析

曹仁春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川羌族自治县供电分公司622750

摘要:电费回收是在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环节,同时也是供电企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考虑到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按照回收管理具体要求进行落实。当前电费回收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做好电费回收工作,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所在。在本次研究中以电费回收工作现状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如何落实电费回收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费回收;现状分析;发展措施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电力企业取得了突出的进步。电力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供电系统的营销管理工作形式有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强调年终电费结零逐渐转变为电费回收全过程的控制。电费回收是整个营销体系的最终环节,因此必须保证其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电费回收反映出电力公司的管理水平,因此必须落实精细化管理形式,突出重点,完善各项指标。

一、当前电费回收工作现状

以现有的资源配置和管理系统为例,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对回收管理进行分析,结合回收管理的具体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落实。但是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会存在回收管理困难的情况,制约性明显。以下将对当前电费回收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1.回收管理风险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政府部门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在电费回收管理阶段存在风险大的现象。电力销售部门采用的是先用电后付费的形式,导致电力商品在供用阶段出现交换不同期的现象。由于供求本身存在时间差,因此为一些不良商家和客户提供了欠费的条件。欠费后的回收工作比较困难,即使电力属于商品,但是和常规性商品存在差异性,如果不及时对供求关系进行调整,必然增加回收风险[1]。

2.经济政策无法发挥调控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落实,对已有结构形式的调整有更高的要求,考虑到转换方式、节能减排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特殊性,需要完善电价管理政策,发挥经济政策的最大化作用。但是随着煤炭等有限资源价格的不断提升,电价也随之调整,尤其是工业用电价格有所提升,电费催收难度更大。此外很多抵抗风险能力小的企业,本身发展容易受到限制,因此后期经营不善会倒闭,直接影响了电费的回收。

3.企业无法实现维权

供电企业在主观上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现有法律制度的具体要求,在应用阶段,必须按照干预形式的具体要求,对工作形式进行创新。对于长期欠费的用户,催费人员如果缺乏勇气,会导致催费工作事倍功半。个别用户甚至存在故意拖欠的现象,还存在谩骂或者殴打电费回收工作人员的现象,针对其不良影响,必须对现状进行分析,尽量减少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最大程度减少电费回收难度[2]。

4.供电企业内部管理薄弱

部分供电企业对电费回收工作存在认知不足的现象,企业领导不能将电费工作作为首要,进而出现回收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电费回收工作对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管理中存在职责不清楚的现象,没有做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对于部分客户的用电性质、用电情况缺乏了解。以租房客户和租赁客户为主,很多客户经营几个月后消失,导致电费没有及时上缴。在内部管理中对电能计量装置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保证装置运行的通畅,避免出现带故障运行的现象。但是部分抄表员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出现故障后,追加的电费数额随着增加,导致电费无法及时回收。

二、如何做好电费回收工作

针对当前电费回收管理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按照回收工作要求,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践中。以下将对如何做好电费回收工作进行分析。

1.建立健全回收管理制度

回收管理制度作为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在实践过程中要创建电费回收管理小组,配备专业的骨干人员,定期开展电费工作例会,对电费回收工作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组织。考虑到工作组织形式的特殊要求,制度体系要完善奖惩制度,做到电费回收人人有责,最大程度提升员工的参与意识。精细化管理指标对电费回收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要加强电费回收借款率、到账率和预收比例的指标统计,定期进行检查,在检查活动中,对客户资料进行调整,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为了保证现场资料和计费档案的一致性,所有项目都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为正确计量电量奠定基础[3]。

2.落实营销管理基础

营业基础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电费回收工作,营销管理基础起到关键作用。在具体管理阶段,需要及时对客户信息进行完善,执行电价是否规范、计费档案是否标准等都是营销管理基础所在,必须对用电量进行计算。电费核算的准确与否会影响客户交费的积极性,要严格按照现有日常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建立系统有效的日志体系,完善抄表人员知识培训工作。避免出现漏抄或者错抄的现象。此外要明确不同环节的工作职责,在用电核算阶段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用电问题,需要将总结出的经验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汇总和分析,将其作为实际工作中重要指导标准。工作人员要掌握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关系,尽量在短时间内缩短业务传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业务传递失误的现象。

3.制定电费回收预警制度

为了强化电费回收和预警管理系统,在实践阶段要对重点风险客户、用电量大的客户进行监督和监察。以《电费回收预警管理方法》为例,要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电费缴纳信誉等进行分析。每个月或者每周都要定期对电费回收以及欠费情况进行了解,按照预警机制的整体要求制定有效的控制和跟踪措施。为了避免风险扩大或者蔓延的现象,对于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要进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化供电服务行为在落实阶段起到关键性作用,系统的服务形式能避免出现安全方案体系不到位的现象,供电企业和相关服务人员要及时处理客户投诉问题和相关问题,避免出现此类现象[4]。

4.创新技术手段

针对当前电费回收过程中存在抄表错误、核算错误等现象,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以技术手段为支撑,发挥技术形式的最大化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支付平台取得了重要的作用,供电企业在具体管理阶段要扩展电费支付方式,使其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用户可以拨打客服电话,采用银行代付的形式缴费。此外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操作,进入到规定界面后缴纳电费。在技术创新阶段,对高压和低压用户的电费回收模式存在差异,高压用户采用负控购电,低压用户采用智能电表,先付费后用电。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及时和政府部门进行互动和交流,最大程度取得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政府本身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网络发展形式,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当前网络客户端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在客户端设立电费缴费项目,让用户能及时对电费信息进行了解,存在欠费或者即将欠费的现象,及时缴费,避免影响正常用电,此类扩展交费途径的模式,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5]。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用电系统逐渐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不断调整,在实践阶段为了实现电费回收的有效性,需要以法律手段为基础,最大程度提升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力度和效果。由于供电企业面临很多多样化的情况,因此需要以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对各类服务信息体系进行重建,保证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平.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12):230-231.

[2]张逸芹.浅谈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防范与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0,11(01):73-74.

[3]李天诗.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6,08(14):89+91.

[4]赵大勇,郭伟杰.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20(12):23.

[5]严细和.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J].机电信息,2014,36(01):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