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段素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段素霞

段素霞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供电局内蒙古包头014500)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其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将在推动电力系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现状的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它离不开电力技术的进步。同时,电力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在中国工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中国工业的整体水平,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的正确认识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分析研究课题的来源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1电力系统自动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现阶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完整化,也能有效提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电力电网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综合领域发展的基础构成要素。

2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2.1基于电网调度系统当中的自动化技术

在现有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核心部分一般指的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是实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计算,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对于电网的自动调度,主要采用自动控制技术,然后完成相应电网的实时监控,使电网更可靠,更安全的运行,也可以良好的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基于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可以在电网调度系统中有效收集实时信息,通过计算分析,可以有效实现系统运行。当前的网格自动调度是通过使用相应的电网的自动控制技术来实现的。实时监控,确保电网正常高效运行,确保居民有足够的电能尽可能满足居民的需要。采用自动化技术同时,可以节约更多的电能,减少消耗到最低限度。经济供电。

2.2基于配电网络系统当中的自动化技术

在配电网系统的基础上,计算机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形势下,配电网网络逐步完善,现有的三层结构主要是基于配电网的主站、基于配电网的分站和基于配电网的光纤终端。在有效改进配电网网络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速度和效率。另外,电力系统采用自动化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进一步有效地处理两台设备,并完成两台设备的测量和监控。同时,也可以应用于优化设计功能,从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系统,并在操作设备操作信息的收集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3电力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探究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支持下,电力自动化处理功能越来越完善。毫无疑问,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未来也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扩大规模和电力自动化技术本身,稳步发展趋势。

3.1技术图形化

目前各类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中,电力系统的联网工程方面也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系统都通过各类市场分析融入新型的软件,使得自身系统不断完善。电力系统随着功能不断扩大,系统运行中所需要设定的程序及信息量在不断增多,此时传输的信息途径以及传输速率在不断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有效助力的同时也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于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是目前电力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会朝着图形化的方向建设,随着图形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际功能也将更加形象化,各个数据信息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紧密。

3.2电力自动化技术自身发展方面

基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将走向智能化,协调一致的方向。自动化技术的力量将逐步从单一功能转变为多功能,集成功能。电力自动化技术将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更好地反映电力系统管理和服务,加快电力系统的运行。显然,在电力自动化技术方面,该系统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供电能力,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各种干扰。在目前的情况下,在中国,采用标准化接口标准,界面标准化,使设备管理更方便简单。同时,大大减少了设备操作的编程过程。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连同电力自动化技术,其功能和作用,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使用无需机械接口和程序接口的电力自动化。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增长,它可以在投资和生产成本的开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技术也随着中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经历了模拟技术、准数字技术阶段、数字技术阶段和网络阶段。对于网络阶段,主要功能是对设备进行自我诊断,并对系统进行实时操作。逐渐成为智能化阶段,在这个阶段,自组织网络功能可以自动识别网络,同时增强自身的集成功能和管理功能,提供更快的通信速度,而大型应用可以完全由网络支持。

3.3供电方式发展方向

目前,自动化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从而使得我国电力系统供电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革新。以往的电力系统大多使用集中供电、分散配电的方式,将一个区域为出发点,使用电力线路将生产的电能输送给不同地区的配电所,再经过变压器的电压变换后,将电力能源配送给千家万户。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很多问题,当配电网络或者发电厂发生故障事故时,很容易导致大范围的停电现象,并且很不容易对故障处进行检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供电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国投入大量的清洁能源、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等能源供应系统。分布式电源可以增加电力能源的多样性,缩短电力供应距离,提高供电效率;清洁能源,比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可以有效所需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从而减小电网运行的成本投入。微电网采用以区域为目标,对包涵其中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并对用户的电力负荷情况展开有效整理,从而实现以区域为中心的微电网。如此,在区域电网结构或者负荷出现改变时,能够经过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调整,维持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及灵活性,从而保证电力不间断供应。

3.4远程自动化

我国电气系统自动化中的RTU在过去的设计中,通过工业控制计算机的方式进行的,利用相应的硬件接口电路,实现遥控。此类方式具有扩展性以及开发方便等优势,但是自身结构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功能损耗也较大,开发与维护成本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类系统将会被新技术所替代。系统本身也会朝着远程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的远程控制,将各项管理系统在网络化的范围下进行运转操作。这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效改善各项系统运行终端的整体功能。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技术也会得到应用和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研究力度,加大各类资金的实际投入,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更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保障,为世界发展中我国竞争力的增强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吴英.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47+250.

[2]万会江.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探索[J].工程技术研究,2016(7):218.

[3]谢方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解析[J].南方农机,2016,47(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