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定方案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不同固定方案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袁永强

(什邡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4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案对足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4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并对两组固定效果与术后足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3.06%VS68.06%),(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行走、活动范围与关节稳定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手法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对足踝关节骨折的固定效果较好,可使踝关节运动功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不同固定方案;足踝关节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022-02

Comparativeanalysisofclinicalefficacyofdifferentregimensforthetreatmentofanklejointfracturefixation

YongqiangYuan

ShifangMunicipalPeople'sHospitalDeyangSichuan61840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differentfixationmethodsofanklefractures.MethodsInourhospitalfromApril2012-2015yearinJune144casesofanklejointfracturewerepidedinto2groups,controlgroup,manipulativereductionandfixation,theobservationgroupunderwentopenreductionandfixation.Theanklejointfunction.Conclusionopenreductionandfixationapproachcomparedtogoodfixationeffectofanklefracture,theanklejointcansignificantlyimprovemotorfunction.

【Keywords】Differentfixationmethods;Anklefracture;Curativeeffect

足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是因为突发间接暴力导致踝部扭伤。外科手术对足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能够使骨折部位有效解剖复位,保守治疗能够使手术再次创伤明显降低,使骨折血供快速恢复,加快愈合[1-2]。本研究探究了切开复位固定与手法复位固定对足踝关节骨折的固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144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72例患者中,有男52例,女20例,年龄22~65岁,平均(38.54±6.32)岁。观察组72例患者中,有男55例,女17例,年龄23~64岁,平均(37.89±5.65)岁。两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平卧位,患肢足前与足跟部有效固定,从下道上对内踝侧骨折部位进行均匀牵拉,若胫腓骨下段产生移位需立即纠正,外踝有效复位,采用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

观察组:平卧位,从后外侧将骨折部位切开充分暴露,尽可能确保解剖复位,在骨折踝外侧置入解剖钢板,对于内外踝骨折患者实施跟腱部牵引,切开内踝下缘,进行有效的复位后,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3]

根据Baird-Jackson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足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主要有疼痛、行走、关节稳定性与活动范围等。足踝关节肿胀与疼痛情况明显小时,活动度恢复正常,足踝关节评分超过90分为优;足踝关节肿胀与疼痛轻度,活动度有一定限制,足踝关节功能评分在75~89分为良;足踝关节肿胀与疼痛情况显著,活动度显著受限,足踝关节功能评分50~74分为可;以上标准都没有达到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利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固定效果

观察组优良率93.06%,高于对照组的68.06%,(P<0.05)。如表1。

3.讨论

足踝关节骨折通常采用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复位的方法进行固定,手法复位实现解剖复位的要求存在较大难度,复位后也很难保持良好的效果,在一位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5]。与手术复位外固定治疗相比,手术切开内固定对足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可在直视的情况下有效解剖复位,复位的效果明显好于X线辅助下的闭合手法复位[6]。相关研究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患者及早开展功能锻炼,使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另外,术中可对外部暴力导致的韧带损伤与软组织损伤有效修复,可促使足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7-8]。本研究显示:切开复位对足踝关节骨折的固定效果高于手法固定,可使患者的疼痛有效减轻,改善患者足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行走与关节稳定性,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与手法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对足踝关节骨折的固定效果较好,可使踝关节运动功能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翔,王欣,夏良政等.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3):16-17.

[2]陈碧波.两种复位固定方案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100-101.

[3]高武长,王英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9):1255-1260.

[4]袁文杰,徐雪平,陆大明.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104-106.

[5]程渊,高仕长,倪卫东等.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后踝骨折的适应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7):2735-2740.

[6]王冬,李朝晖.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7):73.

[7]岳鹏举,刘宇,徐东阳.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4):163-165.

[8]郑为东.后踝骨折块大小及固定与否对于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预后的影响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5,17(6):53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