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

邱小平叶山兰张清

邱小平叶山兰张清(江西省铜鼓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铜鼓3362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便提供一些临床资料。方法将某医院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结论本文探讨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关键词】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生化微管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68-02

现代医学技术在不断更新,很多检测使用的方法也都用现代仪器所代替,并且在各大医院普及,不过虽然检测方法都已经仪器化,也有一些没有办法进行仪器检测的医院,对于这些医院就可以实行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且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中,败血症以及菌血症都是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在那些没有仪器鉴定的医院,为了能够快速对患者采取治病方法并且得到有效运用,就应该采取本文中的方法进行鉴定。败血症是指因为病菌或者是其它条件引起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且在血液中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导致人体急性全身性感染。如果侵入血液中的细菌被人体的防御系统化所清除,那么就没有显著的毒血症临床症状,这样的状况被称为菌血症。败血症的患者伴随多发性脓肿而且病程较长的情况被称为脓毒血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在2010年1月-12月这一年里由于高热伴随全身感染住院的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一共75例。这些标本是由革兰染色,依据其形态和数量多少来决定。

1.2方法

把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依据涂片染色的结果来调节细菌液浓度。将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x-±s来表示数据,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将P<0.05或是P<0.01做为其差异标准。

2结果

这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在采用生化微管方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得到超过93.3%的符合率,详情可见表1和表2。

表1血培养养阳性标本生化微管方法进行细菌鉴定的百分率

细菌名n生化微管方法准确率(%)

葡萄球菌属1593.3

链球菌属1494.7

肠杆菌属35100

非发酵菌属1380.4

表2血培养养阳性标本生化微管方法进行药敏结果的符合率

抗菌药物标本数符合率(%)

头孢药物32100

阿莫西林3198

青霉素27100

头孢噻亏4198.5

环丙沙星2197.3

万古霉索16100

氨曲南18100

青霉素27100

3结论

菌血症因为白细胞的减少以及粒细胞缺乏症、出血性疾病、低渗性脱水、代谢性碱中毒、多发性骨髓瘤、大肠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组织淋巴瘤、复合型酸碱失衡、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骨髓痨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感染性休克、高钾血症、高渗性脱水、骨髓纤维化、低血糖症等等并发症状。败血症的并发症主要有化脓性脑膜炎(新出生婴儿患败血症很容易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有时候神经系统的症状并不明显)、迁移性病灶(会引发呼吸系统的症状)、肺炎或者肺脓肿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感染和扩散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得MODS)。

在临床中,败血症以及菌血症都是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在那些没有仪器鉴定的医院,为了能够快速对患者采取治病方法并且得到有效运用,就应该采取本文中的方法进行鉴定。菌血症和败血症诊断的关键就在于血培养,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精确检测的方法被研制出来,但是由于进口仪器价格昂贵,所以有些基层医院仍然无法进行使用,只有通过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来得到结果。菌血症是因为外界细菌经过人体体表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并且在血液中繁殖从而扩散到全身,这样是非常严重的。一般而言,患者的手术伤口和导尿管都会造成菌血症。患者一旦患有菌血症,就会很快朝各个器官转移并感染,这时应该立刻采血验证,一旦被确诊就要马上针对治疗。

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本文探讨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参考文献

[1]卢解红,伍兆民,苏旺欢,叶佩玑.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常见菌株的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01):24-26.

[2]刘晔华,穆红,张坚磊.血培养菌谱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807-2809.

[3]严世辉,盛小宗.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329-2331.

[4]张克惠,罗少锋,刘瑾.自动化仪器对血培养革兰阴性杆菌的快速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03):6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