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罗满

罗满(广西华侨学校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语文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不仅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而且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策略单一,效率低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文紧密联系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的基础实际及专业需求,满堂“灌”、满堂“练”。相对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实操教学,语文课堂缺乏生机,导致学生厌学语文情绪逐年增加。近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相对专业课程来说,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由于课时的减少,关注程度的降低,职校语文教学的无效问题和低效问题严重,现状令人堪忧。如何提升职业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尽快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呆滞的尴尬局面困扰中走出来。我以为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掌握学生学情的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职学校“不少的课堂上,‘主体’却成了‘客体’,‘主导’变成了‘主宰’,‘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了,学习兴趣丧失了”。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生发展本位”的改革理念,摒弃孤立、呆板、僵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顽症痼疾,创新教学模式,激活教学,激趣教学,想方设法使课堂“活”起来,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要立足职业教育实际,着眼学生专业发展,创新教学方法,把教学趣味化、生动化,将教学生活化、实用化,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制定切合专业实际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应该把“专业化”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目标是学习的动力,中职生基础比较薄弱,各个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职校语文教师往往给2~3个专业班学生上课,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目标的制定上,要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专业教育要求结合起来。不同的专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对语文教学也有不同的专业要求,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语文教育中,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兼顾专业教育的要求,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1.善于启发。

经常听有的语文老师说,学生“启而不发”,其实责任不在于学生,教师倒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启”的了。“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启发质疑的合理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启而不发”就不足怪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适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学中运用。

2.创设情景。

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注重运用投影、录像、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生动,使课堂由“黑白、平面”变得“彩色、立体”,使课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语文。

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

通过对课文教材的解读,提倡多角度思考,不应满足于接纳和认同,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有主见、不盲从、善于思考,勇于开拓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要关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其中最佳的方法是首先让学生提出问题。俗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同,积极启发鼓动学生大胆质疑,大胆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小到课题、遣词造句,大到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都要养成“问一个为什么”在习惯,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敢想敢说,通于疑问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感觉到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虽不乏名篇佳作,但有些篇目存在与时代和社会脱节的问题,也较缺乏职教特色,对语文基本素质较弱的中职生来说,仍难度较大,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发展个性方面也存在不足。同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教材里,框在题海里,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上岗就业能力”,更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目标。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应该把语文教学引入生活,做到围绕生活取教材、用教材、拓展教材,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不断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和领会教材,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

例如阅读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围绕课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进行,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扫除文字障碍,课内围绕文章串讲串问,课后练习也是追求一些知识点的落实与巩固。而在生活化的语文教育观支持下的阅读教学,课文只是教学的一种凭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托课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自主观察、调查体验,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课前的体验和占有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主构建;对于课后的练习,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练习趣味化、使知识有机地转化为能力,使课本内容的学习得到拓展,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培养。

五、采用多元评价制度

多数职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只是以学生考试的平均分、升学率或合格率来考评。结果,教师死教,学生死学,考试死背,愉快的学习成了受苦训练。甚至考前师生联合猜题,投机考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没有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日趋淡化。如果电财专业、商务专业的学生,没有一手好字,甚至连端正清晰都谈不上,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甚至企业文书都写不好,说明文写成议论文,甚至文句不通。这样的语文教学肯定不成功,而且学生职业能力差,竞争能力缺乏,用人单位是不欢迎的。由此可见,评价教学效果不是看高分,而是评能力;不是单看一张标准化试卷,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专业运用能力多方面综合评价。如很多学校的语文考核,一般采取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评价方式,以终结性测验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就容易让学生抱侥幸心理,养成“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坏习惯。因此,首先要在总体上打破传统格局,以平时考核为主(60%),期中期末考试为辅(40%)的多元评价制度。而且平时考核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又要评价学生的“学”,还要体现师生双方的“互动”。只有采取多元评价制度,中职语文教学才能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在职业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积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关姿广中专语文教学初探.课程教育研究[J],2013,(17)。

[2]陈燕兰中专语文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讨.都市家教[J],2014,(3)。

[3]李咏梅中专语文的特色教学研究.神州[J],2012,(11)。

[4]李晓燕职业中专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文学教法[J],2011,(7)。

[5]陈元闪浅谈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策图的实施.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J],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