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手术的120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剖腹产手术的120例分析

李丽

马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省马关县663700

摘要:目的:分析剖腹产手术指征、并发症、新生儿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腹产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窘迫、胎位异常、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等是剖腹产主要手术指征;120例患者中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7%(8/120),产后感染率为3.3%(4/120),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5.8%(7/120);单胎118例,双胎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9.2%(35/120),新生儿畸形发生率2.5%(3/120)。结论:明确剖腹产手术指征,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手术指征;并发症;妊娠结局

剖宫产术是临床妇产科用来解决难产的主要术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母儿病死率。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尽管剖宫产率的上升体现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但研究发现[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同时,围产儿死亡率却处于稳定状态,甚至严重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还会对孕产妇生命安全构成直接性威胁。鉴于此,需要重新认识和重视剖宫产术的优点和弊端,以使其在产科领域中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应用。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腹产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进行以下报道: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腹产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1.6±2.4)岁;其中初产妇73例,经产妇47例。

2结果

2.1剖腹产手术指证分析

120例患者实施剖腹产的具体手术指证如下:胎儿窘迫21例(17.5%),胎位异常19例(15.8%),社会因素17例(14.2%),妊娠并发症15例(12.5%),巨大儿,骨盆狭窄均为10例,百分比均为8.3%,羊水过少、活跃期停滞、疤痕子宫均为8例,百分比均为6.7%,头盆不称4例(3.3%)。

2.2剖腹产手术并发症分析

120例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介于160-2150ml,平均(380.6±40.2)ml,其中出血量≥500ml者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7%。其中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量达2150ml者3例,实施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产后因腹壁切口感染裂开者4例,产后感染率为3.3%,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5.8%(7/120)。

2.3新生儿情况分析

单胎118例(98.3%),双胎2例(1.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9.2%(35/120),其中轻度窒息19例(54.3%),中度窒息12例(34.3%),重度窒息4例(11.4%)。新生儿畸形发生率2.5%(3/120)。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围产保健观念的不断更新,产科将孕产妇和胎婴儿的生命安全并重,以胎儿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本次研究之中,胎儿窘迫所占百分比为17.5%,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十分相似[2],其是剖宫产手术位居首位的指征。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胎位异常、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等是剖腹产主要手术指征。有关文献报道[3],孕期建卡的高危因素中占首位的是前次剖宫产导致的疤痕子宫,提示对剖宫产率进行控制,可使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比于阴道分娩,剖宫产存在出血量大、创伤大等诸多并发症。本次研究中120例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7%,产后感染率为3.3%,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5.8%。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较多,其中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等导致的产后出血极为常见,其中出血迅猛的情况是切口撕裂累及子宫动脉。所以,为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就需要对子宫切口进行适当选择,做好切口撕裂预防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合理应用宫缩剂和对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通过对子宫切口进行快速缝合的方式,可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感染主要是综合因素导致的,其与胎膜早破、产前、产后出血、产程延长等存爱密切关系,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前感染,需要不断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控制出血量。

剖宫产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这会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形成阻断,麻醉平面中的血管发生扩张和仰卧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产生压迫时,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引起血容量不足,进而导致血压降低甚至休克,临床方面将这种情况称之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本次研究中此种并发症发生率为5.8%,可通过L2-3间隙进针和控制麻醉平面、垫高右臀、快速输液及合理应用麻黄素等方式进行预防。

剖宫产手术不属于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次研究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9.2%,新生儿畸形发生率2.5%,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需要在孕期做好宣教指导和心理干预,尽可能减少无指证剖宫产手术情况,重视产前诊断的重要作用,以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身心健康[3]。

综合上述分析,明确剖腹产手术指征,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钱云英,蔡奚梅.203例剖腹产手术适应证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0(01):71-72.

[2]叶彩玲.82例急诊剖腹产手术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4):143-145.

[3]林湖滨,景宜馨,景雅.3380例剖宫产术指征及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258-259.

[4]许冬娣,汪艳.7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11):2157-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