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

阿地力江·莫明

(新疆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外一科新疆吐鲁番838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284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中筛选而出,分析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喉返神经损伤12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6例患者出现了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经对症治疗3周后恢复。284例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88例患者术后恢复不错,顺利出院,2年内随访无甲状腺功能低下情况。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可避免组织残留引起的病变复发与癌变,可减低再次手术率,并且首次手术比再次手术并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在术中应精细操作。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疾病;甲状腺全切除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18-02

甲状腺疾病为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多发于女性,大部分是良性病变。此疾病以往通常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者选择性腺叶切除术,比较少用甲状腺全切术。而残留的小结节为结节性甲状腺腺肿复发的常见因素,残留组织易发生恶变,其恶变率约1.0%~3.5%[1],均要再行二次手术治疗,最近几年来,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284例患者纳入研讨范围中,其目的则在于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284例患者中男性125例,女性159例,年龄分布19~78岁,平均年龄53.2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病程12.2年。其中136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8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38例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伴突眼,22例为以往做过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又因病变复发再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T4、T3、血清TSH检查,颈部CT扫描及甲状腺彩超,284例病例均经过临床病理确诊。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切口需要确保甲状腺上极、下极、侧叶可良好的显露出,对于甲状腺上极的位置比较高,则需切口两角稍微高点,直到腺体上极。对于胸骨后的甲状腺可采取颈部入路,先托出切口,必要时需劈开胸骨。在术中电刀作细致、薄层、锐性解剖,并保持术野为无血情况。尽量靠近腺体再切断甲状腺上和下动脉的分支,保留住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及甲状腺上动脉后支,为了保护其供血功能完好无损。密切注意辨认甲状旁腺,为防止由于解剖变异而导致其损伤,在术中使用放大镜寻找甲状旁腺,寻找范围甲状腺外上方及甲状腺上动脉附近,从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交叉点的周围以及甲状腺下极,仔细辨认甲状旁腺,因上甲状腺的位置比较固定,所以术中予以重点保护,同时尽量确保喉返神经的入喉处上放处脂肪团完整,找到甲状旁腺之后用缝线标记,为防止后续操作的时候甲状旁腺误切以及损伤了血管分支。待标本离体之后,仔细检查是否误切了甲状旁腺,以及检查已暴露出的甲状旁腺血供,在甲状腺血供障碍与误切的甲状腺将切取一部分,送至病理确诊之后,切0.1cm×0.1cm薄片移植到前臂肌肉或颈部。

2.结果

2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喉返神经损伤12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6例患者出现了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经对症治疗3周后恢复。284例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88例患者术后恢复不错,顺利出院,2年内随访无甲状腺功能低下情况。

3.讨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适应证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在术前行甲状腺扫描、B超检查及术中检查出甲状腺多发结节样的改变,具有病史较长以及术中探查难以看到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或者术中病理确诊出甲状腺多发结节样的改变,需要行甲状腺全切除,以免术后复发再行手术[2]。以往甲状腺全切除术可造成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大量外科医生对甲状腺良性病变常常采取部分切除或者小范围的切除。此次纳入284例患者中,均未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其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88例,术后2年内随访无甲状腺功能低下情况。对于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出现,有可能因术中分离血管和甲状旁腺时血管痉挛,导致暂时性的甲状旁腺供血不足。

防并发症首先明确甲状腺及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的解剖关系。一般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的真被膜外,位于不同解剖层面,且术中保留着甲状腺后被膜,为防止甲状旁腺损伤。接近甲状腺腺体切断后,进到甲状腺动脉分支,能确保甲状旁腺的血供。对于曾经做过甲状腺手术患者及在显微镜下也不能辨别甲状旁腺者,术中需取少量可疑甲状旁腺,将送至病理检查。以往经验为保持手术野充分显露出,术野干洁,由经验医生主刀以及采用放大镜等,可减少甲状旁腺的损伤[3]。对于低钙性抽搐病人进行甲状腺全切术时,通常要预留一个甲状旁腺,这可代偿。相关文献显示[4],术中甲状旁腺素的迅速检测能预测术后的血钙状况及可准确地反映出甲状旁腺的功能。喉返神经损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可充分地显露出喉返神经,对于术中喉返神经入喉处或甲状腺下动脉周边及颈动脉鞘迷走神经的附近可寻找出喉返神经,操作轻柔,骨骼化分离,并准确地结扎出血点,局部麻醉配合,根据病人发音判别神经有无受损,可及时纠正失误。

总而言之,甲状腺全切除术可彻底切除其病变组织,可避免病变残余组织的复发或者癌变,为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比较理想的术式。严格依据精细化手术操作为原则,其并发症可降低到最低。在术后给予病人适量的甲状腺素,建议终身采取替代治疗,能达到较佳的长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姚榕威,欧阳绍基,徐学江等.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3):78-79.

[2]苏清华,潘小明,吴宣林等.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6):493-495.

[3]张清,邱昌洪,黄飞等.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36-37.

[4]孙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380-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