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的机制及护理王兴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的机制及护理王兴翠

王兴翠

王兴翠(文山州医院神经外科663000)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是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58%,因肺炎死亡率的占20%-50%。而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肺部感染,因而对肺部感染的原因、机制作了分析,特别是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098-02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损伤中最严重的-种,死亡率高达70%-80%。常见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其次是高血压脑出血、人生伤害等,而并发症是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疗效的主要原因,因肺炎引起死亡的占20%-50%。现将发病机制及护理介绍如下:

1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的发病机制

1.1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

1.1.1应激反应引起肺损伤,从而引起全身应激反应,下丘脑、脑干损伤使交感神经兴奋和大量介质的释放,引起全身及肺血管收缩造成早期出现神经源性肺淤血,肺水肿。[1]不仅破坏了肺实质淋巴组织的免疫防御功能,同时也是出现肺水肿的主要原因之-。

1.1.2呼吸道功能障碍,延髓、桥脑、中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患者受到巨大创伤冲击,通过各个环节影响呼吸中枢,造成中枢性呼吸障碍。

1.1.3呕吐物误吸致肺损伤,患者伤后昏迷颅内高压引起呕吐物误吸入肺部,出现弥漫性肺水肿。3—5天达高峰,患者出现频繁呕吐。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其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等反射减弱或消失,易导致误吸。在损伤早期呕吐物误吸易导致下呼吸道阻塞,后期因空腹容易误吸胃酸而致肺损伤。还因患者呈昏迷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功能下降,使痰不易吐出,同时因脑外伤后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从而易引起肺部感染,因肺部感染反过来加重脑继发性损伤。

1.2全身免疫功能下降

1.2.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补体比正常人明显降低,也是导致肺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1.2.2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人体抗感染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体液免疫及各类lg,尤其是lgG和lgM。[2]重型颅脑损伤导致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其机制主要是由于创伤后合成、分泌增加的前列腺素E2,是一种较强的免疫抑制剂,抑制B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明显下降,以lgG下降最显著。

1.2.3红细胞被称为红细胞免疫系统,具有多种免疫功能。红细胞上具有β-内啡肽受体,重型颅脑损伤β-内啡肽显著增多,高浓度的β-内啡肽对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能力下降,而体内自由基因积累是肺部感染的另一个因素。

1.3医源性因素

1.3.1侵袭性操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以上需要通气支持,通气支持是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1.3.2药物应用(1)脱水药物: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就出现水肿,临床上常规应用20%甘露醇来降低颅内压,使支气管内分泌物更加粘稠不易排除,易导致肺炎。(2)抑酸制剂:为预防应激性溃疡,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规应用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抑酸制剂如奥美拉唑。可使用胃酸碱化,杀菌能力较弱,胃内革兰氏阴性干菌定植能力增强,通过胃的逆蠕动增加,口咽部的细菌定植,从而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3)广谱抗菌素的应用:广谱抗菌素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患者机体正常菌群结构,气道细菌定植,耐药菌株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率上升。

1.4环境因素重型颅脑损伤因有多种仪器和管道的连续检测,吸痰等护理技术操作,病原体容易通过管道、手等媒介得到传播,导致肺部感染。

2护理

2.1严格空气消毒,定时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拭床头桌椅。定期检测室内空气及物品表面的细菌指数。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侧。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度,可促进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2.2做好呼吸道的管理

2.2.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在呼吸支持过程中严格按无菌

技术操作原则执行,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吸痰时动作要轻柔,痰多时吸氧及吸痰交替进行,保持呼吸道湿化。[3]气管切开后严格注意呼吸道黏膜湿化,室内温度18-20℃,湿度60-70%。气管切开的患者上呼吸道防御屏障消失,气管黏膜损伤及不正确的护理操作,可使外界的病源微生物直接进入肺部,增加肺部感染。因此加强护理及合理用药,则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治愈率,并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2.2.2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采用正常的排痰程序,雾化药物吸入,床上变换体位,叩背。采用三步排痰法:一吸(通过雾化吸入,溶解稀释黏稠痰液);二拍(按时翻身、拍背,使附在肺泡周围、支气管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咳出);三吸(吸痰前后加大吸氧浓度到100%纯氧2分钟)。

2.2.3掌握正确的排痰方法,检查吸痰管通畅后,在无负压情况下将吸痰管轻轻插入10-15cm,必要时插到不能插为止。退出1-2cm以游离吸痰管尖端打开负压,边旋转边退出,有黏膜或分泌物处稍停,吸痰管应一部位一次一换。吸痰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拔除气管套管或气囊放气前要充分吸净气道和口腔内分泌物。

2.2.4病情观察中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呼吸深浅度,观察胸廓运动情况,听诊肺部呼吸音。定时遵医嘱进行抽血做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

2.2.5增加全身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创伤后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及负氮平衡状态,故应尽早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伤后3天插胃管鼻饲流质饮食,按鼻饲常规护理,掌握每次给鼻饲量为200ml,湿度为38-40℃,间隔时间2-3小时,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内潴留情况,如果吸出150ml潴留量应延长鼻饲时间,间隔3-4小时鼻饲一次。空腹或注食后1小时进行腹部按摩。鼻饲前应抬高床头并吸痰一次,鼻饲后半小时内禁止吸痰,一旦咳嗽或吞咽反射恢复,拔除胃管经口进食。

参考文献

[1].段杰.神经外科护理,2001,10-11.

[2].张新忠.脑外伤继发感染和体液免疫抑制,中国急救医学,1997,17(6):12-14.

[3].赵晓明.重型颅脑损伤与气管切开术,山西医学杂志,1997,26(6):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