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课程的理念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树立新课程的理念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

袁素琴

河南舞阳县舞泉镇中学袁素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教学的成败。在考试中,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要么对作文教学束手无策、感觉象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干脆不管,听从自然;要么是打游击战,随意性强,常常到写作课就要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想起让学生写什么。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对学生的成长很不利,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指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产生爱好,学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首先老师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文学家的故事,讲读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在羡慕欣赏中产生对作文的好感。其次,要让学生在尝试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兴趣。老师在作文评讲时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那怕只表扬他的一段文字、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鼓励学生上台朗读习作,不吝啬自己的分数,敢给学生作文评高分。只要我们点燃了学生作文的兴趣之火,那么文章的金子,肯定能在烈火中炼就。

二、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书籍是我们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老师,也是帮我们打开思路的金钥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人的经验之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是大家熟知的名句,它们都很明白地说明了读书下的功夫大,语言水平提高就会快。近年来我们指导学生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利用语文课堂积累语言素材,每学年积累词语不少于600个,名人名言不少于50条,诗词不少于100首,美文不少于20篇。让学生向作家借语言,借思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

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要学生写人,就要求他们观察人的外貌有何特征:说话的腔调、语言怎样,怎样处事,揣摩人物面临一些事情时的内心活动;要他们记事则要求他们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这六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分析事件中人们如何对待和处理,他们对待和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这一事件给予人们什么启示,向社会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经常这样训练,写文章时才能呼之即出,挥之即来,源源不断涌向笔端,仿佛打开贮存丰富的仓库的大门。

四、制作作文快餐,指导快速思维训练

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上,我常规训练的内容是,说话题,挑战主持人,一次一个话题,如:用三个词“不平、头脑、热血沸腾”,评说武松;用“回头路”,“妖魔鬼怪”、“征途”三个词、评说猪八戒;说“考试”、“谈幸福”等等,要求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比赛看谁说得多,说得好,形式新颖,学生乐于参与。

五、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智力活动的翅膀,不振起联想和想象的双翼,写作这一主体运动是绝对不会凌空高飞的。有的学生不会联想,只会就事论事,不会由此及彼。老师应该先讲清什么是联想,什么是相似联想,如《天上的街市》中的“街灯和明星”;什么对比联想,如《有的人》中的两种人;什么神似联想,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和北方抗日军民。联想能一下子打开记忆的仓库,引出写作素材,能将宽题写窄,窄题写宽。想象力是建立在创造力的基础上的,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往往想象也十分丰富,列宁曾高度评价过“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爱因斯坦也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课堂训练想象力,有时可以让学生把诗扩写成文,如把《卖炭翁》改写为散文,有时可以让学生给人物设计一种结局,如让孔乙己考上了科举。有时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自由发言。

六、系统指导学生作文训练

从内容上讲分别指导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说明(事物、事理)、议论(立论、驳论)等文章体裁的写作。从形式上,分类指导: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改写、扩写等作文形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七、指导学生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通过批改及其训练养成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和习惯。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地。好的作文是自己改出来的,正如古人所说:“……盖作文如功玉然,今日功去石一层,而玉石见,明日又功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功不己,石尽而全出矣。可是传统的作文评改,由教师包办了,学生失去了“改”的实践。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老师来说,在任何教学环节上都要讲究“领”的艺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寻找真理;老师包办学生作文批改的作法,至多是“给学生传授真理。”而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批改讲自己作文的做法,却是一种“使学生寻找真理”的过程。魏书生老师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有两座大山,(两班学生作文)我们天天像愚公那样挖山不止,天天批改,永远都批改不完,效果也不明显。我们也要感动上帝,这上帝就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充分信任他们,依靠他们的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搬掉这两座大山。我很赞同这一观点。我们不是怕苦怕累,而实在是不这样就耗时费力而收效甚微。我们应该“苦干、实干”,但更应‘巧干’,要讲究效率。”组织调动学生批改作文便是讲效率的“巧干”;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1.让学生相互批改作文

学生作文交上来后,便发给学生(交叉批改),先让学生明确这次写作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使他们明白合标准的得几分,不合标准的扣几分,一篇文章的基本得分是多少……详细列出,让学生按照标准,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并根据自己的看法写上批语。碰到疑难,自己一个不敢下决断时,就找同桌、科代表以至老师商量讨论。第一次批改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但只要训练几次后,学生们对怎样改作文,怎样评价别人的作文便有了一些知识。

2.分组讲评作文

将全班分成若干作文评改小组,并选出组长,每次作文收齐后,将作文按小组交换批改,同组交流意见后,写上评语,并推选出较好的范文,推一人在全班评讲本组批改的作文。学生讲评中的重要问题或老师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重视的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全班展开讨论。有时在评改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旧题重写”的练习,让学生大改一次自己的作文。学生在相互批阅中,有机会接触同学作文,了解到他人的文章自己不同的思路,开拓自己的思路,互相取长补短,老师也能从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八、收集学生优秀习作,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学生批改作文后,推举出来的优秀习作,老师要做有心人,把他们收集起来,既能鼓励学生,又能丰富自己。

总之,作文教学要从多方面下功夫,并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