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探、练、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探、练、评

蓝波

(广安市广安区井河镇初级中学校广安638007)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常表现为: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老师板书多,学生练习少;课外作业多,当堂训练少。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地学数学和用数学呢?笔者现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为例,浅谈“学、探、练、评”这一课堂教改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几点拙见。

(一)先学后教。用时15分钟,实施方式:学生坐在原来编排的座位上学习。预期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温旧知新,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新知识“是什么”。“先学”,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把不懂的地方标记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后教”,并不是老师把课本的知识讲一遍,而是通过学生做习题或由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把主干知识提炼出来,并进行条理化。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时,老师可通过习题来引入新课。如:已知方来解这个方程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方程组里的两个方程分别看做等式,我们能不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在学生完成解题的基础上,请学生归纳运用加减消元法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切忌讲得太多,以免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产生厌学情绪。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在一个学时内,脑力工作能力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第10—15分钟期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人体生理节律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二)协作探究,当堂训练。用时25分钟,实施方式: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巩固新知。预期目标:通过学生充分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弄清楚所学的新知识该“怎么用”。“协作探究”,就是老师鼓励学生分组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在教室内自由走动,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去请教其他同学,把我们以前课堂上学生的“单打独斗”转变成“兵教兵”。“当堂训练”,因为老师把课堂的25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交流,所以,除了做教科书上的习题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实际及时间安排,适当添加一定数量的类型题给学生练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么?乙把b看成了什么?(2)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角色的定位十分重要,学生是巩固新知、探究运用的“主角”,而老师是督促、引导者,是“配角”。这好比小孩进食,他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把食物转变为小孩自身需要的营养。

(三)评价达标。用时5分钟,实施方式:学生坐在原来编排的座位上学习。预期目标:通过积极的评价促达标,通过简洁明了的点评使学生明白在运用新知识时应该“注意什么”。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应多点赏识教育,让学生多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瑞典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林格伦说过: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学生通过充分的练习,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老师点评时,针对巡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示解题方法或解题思路,而解题的过程则由学生自己完成。

如:已知方程组和有相同的解,求的值。提醒学生:两个方程组中的相同字母表示的意义相同,先分别用字母表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x和y的解,然后根据它们的解相同来确定的值。特别强调易错点:当某个方程中的系数需要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应把方程中的各项系数都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应紧抓学生的易错点来阐明,力争做到少而精,不要拖泥带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是必要的,但只能担当“指路人”,切不能充当“司机”或“轿夫”。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在互助学习,共同探讨中相互促进。正如教育家波莉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本人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我所教的班级在七年级入学时,平均分比年级低0.4分,第一学期末比年级高4.1分,第二学期末比年级高10.4分,八年级第一学期末比年级高12.8分;七年级入学时,班里有级优秀生7人,第一学期末有10人,第二学期末有14人,八年级第一学期末有17人。

第二、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有了根本改变。通过课改,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主动参与的热情高涨起来了,学生从原来的害怕数学转变为喜欢数学。

第三、课外作业负担大大减轻。由于在“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把设计在课外完成的作业前移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真正实现“课堂增效,课外减负”这一目标。

实践证明,“学、探、练、评”这一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若我们能结合所教科目及所教班级的实际,灵活运用,就能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之法,就能抓住教学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