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解磷定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氯解磷定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研究

何庆灵

昆明市延安医院呈贡区人民医院650500

【摘要】目的:分析氯解磷定不同使用方法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200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三组,A组给予持续静脉注射氯解磷定治疗,B组给予间断注射氯解磷定治疗,C组给予静脉滴注氯解磷定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B组的阿托品总用量低于C组,氯解磷定总用量高于C组,平均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优于C组(P<0.05)。A、B组治疗48h和72h的CHE水平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注射和反复注射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较佳,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氯解磷定;有机磷农药中毒;静脉注射;临床效果

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危急重症,具有病情重、病情发展快等特性,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探讨有效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方法极为重要,为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氯解磷定不同使用方法治疗的效果,本文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0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选取12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为29-68岁,平均年龄(41.6±5.2)岁。其中甲胺磷中毒38例,氧化乐果29例,敌敌畏48例,其他5例。经口中毒93例,接触中毒27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性别、年龄以及中毒种类等资料对比,P>0.05,符合临床对比需要。

1.2治疗方法

对于口服中毒患者均给予清水洗胃,擦洗接触中毒者全身,更换衣物后给予适当的阿托品、护肝、护胃和血液净化等治疗,对于发生中间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A组对于中度中毒者,首先肌注1.0g氯解磷定,重度患者可肌注2.0g,然后以250-400mg/h的速度给患者持续静脉注射氯解磷定,使用4-6天,在患者的CHE值恢复至80%时停用。B组中度和重度中毒者分别肌注氯解磷定1.0g和2.0g,之后中度中毒者每隔1h重复1.0g,三次后改为每隔4h重复1.0g,直到24h。次日改为每隔6小时重复1.0g,连续使用6天,在CHE值恢复至80%后停用。重度中毒者首次注射后每隔1h重复1.0g,连续3次后改为每2h重复1.0g,3次后改为每4h重复1.0g,使用4-6天,以CHE达到正常水平的80%时停用。C组中度和重度中毒者分别静脉滴注氯解磷定1.0g和2.0g,每天2-3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三组患者的氯解磷定、阿托品使用量,并对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患者入院时、治疗12h、48h以及72h的、胆碱酯酶活(CHE)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s)和(%)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检验与卡方检验差异,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

结果

2.1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从下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A组与B组的氯解磷定总用量均显著高于C组,阿托品总用量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住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A组与B组氯解磷定和阿托品总用量、住院时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各组治疗效果对比(±s)

A、B、C三组患者中A组和B组均无患者死亡,C组死亡率为12.5%,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各指标比较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B组发生率为57.5%,C组发生率为55.0%,A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

2.2三组CHE变化情况比较

A、B、C三组入院时和治疗后12h的CH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8h和72h后,A、B组CHE水平明显优于C组,差异显著(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表2:各组不同时间CHE变化情况[(±s),KU/L]

讨论

氯解磷定属于肟类复能剂的一种,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较为常用[1]。但对于该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和用量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尚无统一规范用法[2]。据有关研究报道,使用小剂量或分次静脉滴注,无法使复能剂维持较好的血药浓度,从而失去最佳的CHE复能时间,影响治疗效果,且不得不增加阿托品等解毒药物,很容易导致阿托品滥用和中毒[3]。

为了解氯解磷定不同使用方式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将患者分为了三组,分别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研究结果发现,给予持续和间断静脉注射氯解磷定治疗的A组与B组给予,其氯解磷定与阿托品总用量、病死率、治疗48h和72h的CHE水平均优于静脉滴注氯解磷定治疗的C组,说明了持续静脉注射和间断静脉注射氯解磷定治疗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通过持续和反复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避免阿托品滥用的情况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患者CHE水平恢复。

【参考文献】

[1]张杰文.氯解磷定药理作用、药代及其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概况[J].医学信息,2015,19(3):314.

[2]李红宇.长托宁和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合理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25(22):80-82+85.

[3]罗静,辜小丹.应用APACHEⅡ评分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氯解磷定总用量估模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60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