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清创术中感染控制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普外科清创术中感染控制临床分析

黄玮

黄玮(浙江省玉环县大麦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7604)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清创术中的感染控制进行临床分析,以期对感染因素进行控制。方法:对医院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5例普外科外伤缝合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清创术后缝合可能会有多种因素引发伤口感染,包括伴发慢性疾病、患者年龄大、无菌控制较差等。结论:普外科清创术中,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感染十分必要,值得医护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普外科清创术感染控制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332-01

普外科清创术中,有许多引发感染的因素存在[1]。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因此如何对普外科清创术中的感染因素进行控制则显得十分必要。本次实验旨在对普外科清创术中的感染控制进行临床分析以期对感染因素进行控制,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5例普外科外伤缝合患者,包括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84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1-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2.7岁;清创术后进行缝合有9例感染情况发生,术后感染病例无死亡情况发生;根据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可将9例感染情况分为以下几类:清洁伤口(2例)、污染伤口(5例)、感染伤口(2例);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分析

2.1清创术后缝合引起伤口发生感染的因素

2.1.1伴发慢性疾病有些患者有糖尿病或癌症的发生,这就导致他们长期服用一些非甾体类的抗感染药物。这些药物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直接的影响,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

2.1.2患者年龄对于进行伤口缝合的老年人来说,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青壮年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已经相对较差,且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

2.1.3无菌控制较差换药室、无菌区或污染区等的划分未及时明确,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不彻底,使用的消毒液不符合标准等等,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换药室的空气携带细菌;在进行伤口缝合或者给患者换药时,使用的镊子、药碗、针线等物品的消毒过程不彻底,者往往造成缝合面发生感染。

2.1.4清创缝合术在缝合的过程中,如果清洗伤口不彻底、消毒过程不严格,或者伤口内有异物没有清除干净,这就给感染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当缝合过程中切口对合较差时,可能会对伤口部位的局部血液循环产生影响[2]。这就可能延缓伤口发生愈合,增加发生感染的概率。

2.1.5缝合伤口感染医院中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较多,极有可能通过接触将病原菌携带至用品或患者周围,这就造成了间接污染的发生。

2.1.6留院观察时间留院观察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3]。

2.2护理干预

2.2.1治疗原发疾病,增强抵抗力对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对支持疗法进行加强,以改善患者的机体状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2.2.2做好缝合的准备工作医护人员在进行缝合操作之前,应该检查操作台的清洁状态、缝合所需药品的灭菌情况,并且应该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以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细菌感染。

2.2.3伤口缝合后的护理工作在伤口缝合后,需要注意避免伤口部位发生感染。可以对伤口部位的敷料渗血及渗液、红肿等情况进行观察,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痛感;在换药时,需要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并注意进行无菌操作[4]。

2.2.4加强病原菌的检测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操作台、药品储藏室、病房等区域病原菌的检测。一旦发现细菌污染,应该尽早采取措施解决。

2.2.5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可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应对感染的知识,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感染发生的能力。

3讨论

伤口感染是普外科清创术中常发的感染情况,它对治疗的质量及预后情况影响重大。因此,如何对普外科清创术中的感染因素进行控制则显得十分必要。本次实验旨在对普外科清创术中的感染控制进行临床分析,以期对感染因素进行控制。通过对医院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5例普外科外伤缝合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后可以发现:清创术后缝合可能会有多种因素引发伤口感染,包括伴发慢性疾病、患者年龄大、无菌控制较差等。

在普外科清创术中,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感染十分必要。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医护人员预防病患感染的意识;做好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及时换药并保证无菌操作;加强环境中病原菌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这些预防措施用于控制感染发生较为有效,值得医护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振声,金大鹏,陈曾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0:474-485.

[2]龙月珍.试论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预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3):1205-1206.

[3]徐翠兰.外伤患者清创缝合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1):53-55.

[4]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