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体会

袁利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庆163312

摘要: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促进学习积极性,应该根据教改要求不断促进实验内容以及顺序的调整,进而有效促进实验的串联,帮助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的教学体会,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教学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以及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在医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该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削减[1]。如何在有效课时中,实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需要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

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中药学专业基础课,属限选课程。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及其初步应用。重点任务是使学生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与免疫机制、检验诊断要点及特异性防治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制药工艺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学科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开发研制与微生物有关的药物,保证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良好技术人才,从而更有效地防治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的教学体会,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相关经验基础上,提出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展开教学。

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策略

(一)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主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理论比较忽视,只重视分数,不重视技能的培养,教师应该有效转变学生的这些思想,促进教学的不断改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的重要性认识,从具体实例入手,说明微生物学在食品、药品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描述其美好的发展前景,进而培养学生对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学习兴趣[2]。另外,可以从微生物对人体的有益作用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重要性。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和病理学、药理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医学微生物实验技术在临床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门桥梁性学科。在教学的深入的同时,教师应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进行实验的设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实验课中,有学生可能会不小心将菌液低落在书本上,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调动平常所学的知识,采用正确的方法策略,引导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丰富,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际应变能力的培养。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后期,可以积极引进医学领域中的最新理论、试剂、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只有在具有学习期兴趣的基础上,才更容易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有效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调整实验的顺序,提高时间利用率

在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也在不断丰富以及更新,因此,在病院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由于课时有限,应该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安排以及调整,有效提高时间的利用率。病原生物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以及系统性,在基础性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以及方法。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贯通,可以整合多个验证性实验,形成综合以及连续的实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3]。通过连续性的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前一个实验的结果能够作为后一个实验的标本,有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改善。同时,可以有效节省实验课时,并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思考,获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实验效率的提高

在病原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的展示形态。为了促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应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建设起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采用投影仪等多种教学展示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展示手段,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应该要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灭提,有效缩短学生的实验操作时间,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促进学习积极性,应该根据教改要求不断促进实验内容以及顺序的调整,进而有效促进实验的串联,帮助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

在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验证性实验策略,教师灌输教学理论,对人才培养具有不利影响。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实验模式,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启发式以及问题式的教学内容,不断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例如,可以在细菌人工培育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细菌繁殖的必要条件等问题,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促进思考,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促进认识的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五)培养实验习惯,做好临床准备

在基础实验技能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相关行为进行耐心检查,当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与纠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帮助学生做好临床准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要多进行联系,做到熟练,进而培养认真实验的精神。

(六)提高责任感,培养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学校应该做好教师的把关工作以及培训工作,同时可以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实验课本身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技能以及知识等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应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大量国内外优秀文献,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还应该通过向专家以及同行业人员请教等方式,整合优秀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娜娜.高职护理专业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8):767-768.

[2]胥振国,蔡玉华,刘修树.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09):849-851.

[3]王迎伟.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