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美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让审美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李晓耘(渠县宋家乡中心学校四川渠县635200)

语文教育是以文学为对象的审美教育,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就是为追求真、善、美而出现的美学现象。在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章和文学作品,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范例,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沉淀深厚的语感内涵,辨析、获取、习得、再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何让审美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呢?

1.在朗朗在书声中领悟美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文化课,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蕴含着丰富、广泛、深刻的美学内容。绝大部分课文与人们的思想、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反映现实的生活、描绘真实的自然、抒发真挚的感情、介绍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语文教育中的听、读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感受课文的形象,接受课文的美的熏陶。老师富有魅力的的范读,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都适合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读,作品和谐婉转的韵律传达给学生,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得到再现。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通过学生再造想象的活动,在头脑中再现课文的情境,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并在反复朗读中引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舒缓、柔和、欣喜的语调与语气,能使学生从春草、春风、春雨和春花这些鲜明生动的形象中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会使学生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所以朗读是教学活动中感知美、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2.运用多媒体感受形象美

多媒体教学在再现形象方面独具优势。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易于表现作品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易于还原作品的本来面目。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往往可以将学生带入声像并茂的美境,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于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悟能力的培养。

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父亲艰难地爬过车站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就在这“背影”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并能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激起感情的共鸣,我根据课文描绘的文字,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一组父亲艰难地爬月台的“背影”图片——肥胖的身子、蹒跚地走、艰难地爬……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几个不同的时机展现此组图片,在画面的更替中,父亲的“背影”得以再现,父亲的形象逐渐明朗。看着屏幕上父亲的“背影”,同学们为之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也深刻地领悟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此时的学生已经完全融进了文章所描绘的情境,这样,他们自然就领悟了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的内涵,从而也领会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造美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理斯言:“语文学习之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他启示我们生活既是生活的舞台,又是语文学习生动的教材。如能将生活纳入语文学习范畴将是怎样的一个丰富多彩的美丽世界啊!

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俯首大地,看旷野苍山草木葱茏;仰望长天看风云变幻,朝暮明瞑。引导学生在观察每一朵花艳嗅吸香味时,能否说出它娇美的花姿、花色、花形、花味,细究每株路边野草时,能说出它的生长季节、势头及有关生物知识。调动学生在观草木荣枯、花开花落时,去触景生情,触景移情顿悟出生活的道理、人间的沧桑。这样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积累生活,丰富了美的表象。

通过写景,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自然美可以培养情操,寄托理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状写劳动创造的景色,如楼群、旅游风景区等景物,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的力量美。描写自然景物赋予人以思想感情。写《绿叶》时,可赞美清洁工人默默无闻的品质;写《大海》可以表现英雄人物宽广的胸怀;如写《美丽的望公园》《可爱的校园》等,写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精神美,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既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又体会到了创造美的魅力。

总之,审美教育为了育人,促进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的形成。因此,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由于语文学科的审美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但能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且更有助于素质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6-2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