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赵艳莹

嫩江县农业农村局农田服务中心黑龙江嫩江县161400

摘要: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均耕地占有面积较少,优质耕地更少,适宜种地的资源也十分有限,相对而言基础设备较差。目前我国经济急速发展,人均用地需求逐步提升。因此,以后土地形势会更加严峻,基于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文献,分析了高标农田整治模式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标农田;整治模式;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不同地区农田的分布并不均匀,而且目前大部分的农业设施,相对而言较为落后,我国的人口基数极大,因此分配于每个人的耕地面积就十分有限,而且目前因为我国人口的数量,使得建筑用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农业用地的形势就更加严峻而迫切。

一、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农田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标准体系,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如果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就可以让农村的土地其价值充分被利用,而且可以使农村土地朝着模式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也可以有更多的贡献。可是我国的农田基础设施却十分薄弱,有待补充。还需要向着大型化,专业化的方向做出努力。

2、规划建设标准不统一

因为一些原因使得我国农田建设以及农业领域当中,需要统一起来的指导性行业规范和建设标准,并不能符合实际的需要和相关制度的要求,每个部门其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详细严格的编制和规划,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不同的工作。可是因此就很容易使得建设的标准难以统一。不同整治项目的落实情况也无法受到保障。在工作期间,相关的效益考核以及评价体系也并不是十分全面。而因为大部分的投资相对于实际需要来说,还有一些欠缺,资金应用的分散性也较高,因此在项目后期,资金供给情况就十分严峻。

3、农田工程建设后管护情况不是十分乐观

在进行农田建设的过程当中,施工方过于重视建设,但是对于管护却忽视。在进行田间工程的时候,不同设施的产权并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划,耕地的整体品质监测以及管理措施相对而言较为薄弱。而在农田建成之后,对其管护责任也并没有落实到某一部门或是某个人身上,这也就很容易让高标农田整治工作在运行的时候出现很多严峻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想要让高标农田在实际整治过程中得到十分优秀的效果,是比较难以完成的。

二、高标农田整治模式概述

因为我国不同区域当中,存在差异性极大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也有着一些不同,土地利用的规则以及工作的制度和农作物的差异对于不同区域的耕地来说,也有着很大不同,所以高标农田建设的时候,不同区域所要求的主导方向以及基础内容也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要有效的实际操作经验和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结合起来,对于高标农田整治工作进行详细的探索。特别是对于高标农田整治时候,所需要使用到的工作模式,在进行总结之后能够为日后高标农田整治工作。进行一定的补充,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可以进行分类,能够让相关人员根据其整治区域的类型不同,来挑选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整治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将高标农田整治模式的价值发挥出来,并且对其整治效果有一定的保障,使我国的经济获得发展。

1、良田改造模式

这一类型的模式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一般主要针对的是良田区域,也就是说农田准备区,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对于目前基础设施相对而言较为完备的农田,进行一定的提升,并且做出更加科学的改造等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全方位提升高标基本农田建设投资的水准,使本就已经比较完备的农田,其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整体更加科学合理,适应性更高。而这样的整治模式,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一般来说主要是为了能够让这一类型的农田,其耕作条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所进行的优化调整。通过这样的优化调整,能够有效的全方位提高耕地使用面积,使得耕地的整体品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做出更多贡献。

2、产业引领模式

农村土地利用模式,主要是对于农业产业化模式进行一定的发展,在其基础上全面形成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土地利用格局,而全面发展形成的一种模式。产业引领模式是其主要内容是市场发展,并且需要对于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有着一定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在其基础上,把经济效益当做主要核心和内容,按照产业化,现代化以及农业产业整体布局的具体需求,把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当做是重点的发展方向和内容。科学的合理使用土地生产要素,将其组合起来,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高标农田建设制度。政府需要全力培养出一些农业的龙头企业,有效地组织农业经济合作的模式,这样才能够合理的,让农业产业化基地的整体建设水准获得更高层面,大幅度的提升,使我国的农业能够持续的发展,并且更加稳定,合理,科学。

3、规模集约化模式

这一类型的整治模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将生产资料数量以及劳动力整体数量进行增加所得到的方法。能够真正的提高高标农田的整体生产能力和机械化规模的工作能力。规模集约化使用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主要包括的工作内容有,第一,需要其能够真正的符合高标农田建设的标准,第二,规模集约化模式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帮助有关部门实现规模集约化土地整治的工作,第三,在规模集约化模式构建出一定的规模经营格局之后,将需要的各种农业配套设施能够补充,使其在应用的时候更加全面,符合标准。不仅如此,有关部门需要引导建设用地以及其他不同的用地从本区域当中能够逐渐的退出,并且进行一些零散化的整治工作,这样能够让优质农田大片面积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的让农田逐渐朝着粮食种植大户中聚拢起来,帮助我国农业获得发展。

4、水资源引导模式

我国因为引人数口基数极大,因此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对而言较为缺乏。我国地貌广阔,西部有大部分的地区都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因此水资源相对而言较为紧缺。在进行农业发展的时候,水资源的配置一向都是一个较为让比较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水资源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具体的分布和数量,都会直接影响到农田整治规模及其格局,所以,水资源引导模式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将节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其主要的内容,和发展的方向,并且要围绕这一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设施建设工作,这样才可能也让高标农田建设工作有一定的保障,使我国农业也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我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按照实际的工作以及相关需求进行结合探讨。可以有效地发现目前我国高标农业整治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农田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等。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且找出解决的办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说,使用不同的高标农田整治模式,对于不同的区域进行调整,可以让高标农田整治工作更加符合标准,合理的让我国的农业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军.谈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J].中国科技投资,2019(22):344-344.

[2]黄粤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有效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7(08):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