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尝试

许文明

许文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云峰乡初级中学四川资阳642353)

摘要:马斯洛认为:“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学习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只能靠内发。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在语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当重要。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给学生提供辅导。然而,教师的辅导是具有两重性的,辅导得当,学生会因学习而成长;但如果辅导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语文;自主;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5-075-01

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符合学生心理,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它打破课堂里学生长久的服从的状态,这种课堂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初中生自主学习角度来看,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学习过程。

一、自我感知预习研读

自我感知预习研读是自主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学生要参与课堂研讨,研读文本是第一步,预习研读基础有两点,第一是单元讲读的示范作用,在将读课中,教师强调单元教学的知识重点和阅读某些文章的方法,学生将在预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以消化和运用,预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文体,掌握文学常识,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理层次,明中心,品写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印发理解文章的延伸拓展材料,文后的课后练习与思考。只有预习了文本,学生才拥有对文本的发言权。自主探究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如果不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研读预习文本,在学生尚未熟悉教材,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各种要求,就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这违反教学规律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预习、阅读各种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积累问题,形成对文本一定的独特的感受,这就为后续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预习文本是以后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个阶段属于感知阶段,要确保预习有效进行,就一定要保证充分的时间给学生。

二、质疑问题发现难点

学生在教学中生疑是常有的现象,学生学会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预习文本到时,必然会对文本产生很多疑点与难点,并有所发现。它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初步把握。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交流体会,丰富和加强内心感受的过程。随着不断地思考和研读的深入,学生必对文本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教会学生生疑、质疑,这一点是教师极力保护的一个方面,教会善疑,这种不断的疑,刺激着学生,使他们不停地产生阅读的兴趣,不断发现问题,活动保持在一定的活跃状态,才会有活跃的课堂。

当然,学生是各个不同的个体,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生活经历、学习水平、情感体验、等的不同,他们对于课文的发现也各个不同。但正是这种差异,使学生会又不同的疑问与发现,将会进一步探究的进行、教学的深入起到推动作用。因为不同的思考使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成为有层次的可能,他们相互补充,相互交流,并激发了学生对文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产生了想看看其他学生的问题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学生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共性问题及个人问题的发现是教学问题的真正源头,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找到了切合实际的起点。

三、交流展示探讨迁移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在预习充分、发现多样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赞扬学生发现意识、研究能力、探索精神。给与学生自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学生中提出的问题作了整合,师生共同确定了教学的内容后,学生进行交流展示他们所集中的问题,探究就成了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探究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索的目光引向课外,将许多书籍引入课堂或将课堂转移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还可以引领学生向广阔的空间寻找答案;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与他人争辩正误,共享他人的探究资源,开拓个人思维,集中全体的智力和想象力,把探究问题细化深化,电脑及互联网络的普及为探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零星知识的梳理、归纳、整理,对前面己有发现的分析和阐释,也包含对问题的解决。他们掌有对问题的解释权和解决权。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对课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经过讨论归纳后,。学生应该能够成功解读文本,即使稍有偏差,教师也应及时堵截散乱的流向,在教师的帮助下,思维也会有有所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更高的准确度。

四、总结规律,留疑拓展

讨论交流展示,不是模式的终点。人的思维是一个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在对文本的反馈性思考和延伸问题的回味中,学生会有更多更新的问题发现。教师利用好这个阶段,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提升到一个更高高度,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也是对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拓展,也可以根据课堂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延伸性练习的布置,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思维,得到的感悟和思考有一个实践的途径,感受能力提升层次。在教学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教师在完成任务后,应该好好反思,教师要珍惜利用好这个时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绝对不能浅尝辄止,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将学习研究引向深入。

总结规律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学生编辑口诀,也可实践应用,加以体会,可以作课堂陈述,可以布置专题训练作课后作业,也可以作为小组研究课题,让他们撰写研究报告。当然,开放、独立的特点却是不变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探索积极性,将学生己有的探究热情继续点燃,将这一学习过程所得真正化为自己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所以,可以教师尽量不设标准,多方评价。由于教师不作重新整合和统一评价,放开手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交流,畅所欲言,让学生的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生的交流展示得到尊重,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兴趣更浓。

所以,在自主探究模式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符合科学的一个思维过程,,即:发现问题一一探究交流一一创造性解决问题一一归纳总结规律。同样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