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士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士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兰亭尹广桂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较繁琐,工作量大,包括: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等。其工作环境是医院污染最多最严重的区域,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各类型尖锐器械、电器、污染物品、压力容器、化学消毒剂等物品,同时工作环境潮湿、高温、噪音等因素较多,严重损害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士职业技能及防护工作培训,对保证实习护士生命健康意义重大。

【关键词】实习护士;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75-01

1.消毒供应中心存在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险因素中物力因素可分为:

(1)环境因素,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工作人员常期处于污染潮湿环境中,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进行性损伤。同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携带较多细菌、病毒,细菌扩散极易对消毒供应中空气造成一定污染。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灭菌锅会产生高温、大量蒸汽,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2)噪音因素,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大型设备如超声清洗机、清洗消毒机、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器械,再进行消毒工作时发出叫嘈杂的噪音,工作人员长期受到噪音影响,对其身体及心理均造成一定影响;

(3)锐器损伤因素,工作人员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过程中,易受到剪刀、刀片、针头等锐器损伤,极大增加其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感染等机会,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4)烧烫伤因素,消毒工作人员大量接触各类型灭菌仪器,稍有不慎便会发生烫伤事件;

(5)粉尘因素,消毒工作人员长期接触纱布、无纺布及各类型敷料,这类物品极易产生粉尘、棉絮纤维等,对工作人员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加大增加其发病率。

1.2化学因素

临床中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消毒,其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不可避免,常用化学消毒剂包括:除锈剂、含氯消毒剂、含酶洗涤剂、除垢剂等,以上化学物品均具有强烈挥发性、腐蚀性及刺激性,对人体黏膜、皮肤、眼睛、呼吸道等均造成损伤[1]。

1.3生物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被大量病毒感染的医疗器械,其中包括:体液污染、病患感染血液。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长期进行清洗、消毒等工作,无可避免接触各类型病毒感染因子,特别是处理尖锐器械时,若被误伤病毒极易经血液感染消毒人员。

1.4职业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士,因刚参加工作自身职业知识水平较差,严重缺乏对感染重视度,自我安全方案意识缺乏,且存在错误观点,认为自身未与患者直接接触,被感染机会较低[2]。此外,实习护士因防范意识,不愿穿戴防护用品,操作中极大增加自身感染机会。

2.对策

为提高实习护士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安全性,提出以下几个改善措施:

2.1加强安全防范知识教育,针对刚参加工作的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士展开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对职业危害性的了解及认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圆帽、护目镜、橡胶手套、防护鞋、防护服等。对医疗器械进行高温杀菌消毒时必须穿戴长袖防护服,戴防烫手套,避免烫伤;此外,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同时需指导实习护士在打开高温锅门时,应站在门旁或门后,拉出灭菌内置车时,戴防护手套,按规范要求冷却至室温后再行出锅,防止被烫伤[3]。对处理释放粉尘、纤维医疗用品时需佩戴一次性口罩,如敷料、无纺布、纱布等物品;

2.2指导实习护士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及防范措施,确保每位实习护士均掌握正确的消毒剂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浓度及性质。并嘱咐其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佩戴帽子、护目镜、口罩及双层乳胶手套等,且操作过程中需谨慎小心,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2.3指导实习护士如何有效防范感染措施,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护士进行消毒器械回收过程中必须做好自身防范工作后进行,嘱咐其将回收医疗物品分类放置,且将回收医疗器械放置于指定容器中,避免被刺伤。清洗过程中,对尖锐器械如刀片、针头等谨慎小心,若发生职业暴露,如被刺伤、划伤等,立即进行相应处理[4];

2.4提高其心理防范,对刚参加工作实习护士定期进行防护知识及职业损伤知识培训,提高实习护士对感染危害性认识,使其积极参与防范工作,减少意外不安全事件发生;同时提高其职业技能及专业素质,改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职业危害高发场所,其存在较多职业安全因素及隐患,刚毕业实习护士对其危害程度认知不足,日常工作中防范意识较差,且自我保护较为松懈。对此,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及老师需对实习护士多加指导,并进行定期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认知程度,使其自主参与防范工作中,进而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姚乃娟.浅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医学信息旬刊,2013,26(12):62-63.

[2]周晓霞.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与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5):146-147.

[3]王灵芝,宋秀敏,吴碧云.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147-149.

[4]何文秀,廖秀英,曾琳,等.实习护生在医院感染与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8):89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