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实践型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创设实践型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唐凤梅

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第三高级中学唐凤梅

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重要方面,在习题教学中应改变传统问题模式,创设创新的实践型的问题情景,使问题背景实践化(来源于生活和自然,来源于科技应用,来源于科学研究,来源于现代化与信息化),使习题教学过程既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类科学研究过程。下面着重讨论一下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创设实践型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选择问题背景时要求问题背景的普适性,即问题背景应取材于高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和生活物理背景。例如,光现象(日、月偏食,海市蜃楼,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体育运动中物理(跳高、跳远、跳水、杂技等),工农业生产中问题,军事中物理问题,家用电器使用等,避免出现偏、怪及生疏的背景。

二、编制问题时应突出主干,注重渗透高中物理中一些重要的知识、模型。例如,力和运动、动量和能量、电场和磁场等知识及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等模型。另外编制的问题应注重原型化。

三、创设的问题中渗透进行物理学研究及解决问题所用的重要方法(假设方法、类比方法、对称方法、等效方法、微元方法、图象方法等)的科研性问题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进行类科学探索研究能力。

四、创设一些以某一理论的探索研究(包括前沿科学探索研究)及某一新现象的探索研究为背景的科研性问题,从中渗透进行科学探索研究所用的高中物理重要知识,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五、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时,应加强解决实际原始问题思路和方法的教学,特别是让学生掌握把原始物理问题抽象为理想化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释自然和生活现象的能力。

例某一消防运动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脚弯曲的方法缓冲,使重心又下降了0.5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

A.自身重力的2倍B.自身重力的5倍

C自身重力的8倍D.自身重力的10倍

分析这个问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物理为背景,渗透了高中力学中运动学规律、动能定理等知识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质点等模型。学生解答这个问题时,首先把人抽象为质点模型,人的运动抽象为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运动的运动模型。原型问题通过抽象后与如图所示理想问题类同(小球从高H处自由下落进入砂坑h深度,求小球在砂坑中受到阻力),然后运用整体动能定理列出:mg(H+h)-Nh=0,解之得:N=5mg,答案为B。通过这个原型问题教学,训练了学生通过分析、近似、简化抽象物理模型能力,同时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循着老师设计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深入,学生将会有一种被领入神奇的科学殿堂之感!这样,学生就会因“觉奇”而自动“探奇”,学习过程自然也就变得积极主动,苦中有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