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容

彭润金毛日清上官曌

彭润金毛日清上官曌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部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容,从而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坚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067-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1.领导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中国人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扎根当代中国客观实际,经过长期探索后奋力开拓的一条社会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希望之路,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坚持走这条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大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

2.制度根基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根基。一个国家所走的社会发展道路,首先是社会制度问题。社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以此为依托,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发展内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内涵。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尤为迫切。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线。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人民通过长期探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宽和深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4.发展路径

通过改革开放来实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选择。发展有一个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发展路径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具体而言有两类:一类属于发展动力,一类属于发展条件。在发展动力方面,一要坚持科技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要坚持改革发展;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三要坚持开放发展;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大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在发展条件方面,一要坚持稳定发展,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二要坚持和谐发展,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要坚持和平发展,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内就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建设。

5.目标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具有全面性、渐进性和科学性。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呼唤,成为了中国人民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必将指引中国人民奋力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理论基础,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革命导师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高度概括。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列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理论。1916年,列宁在分析革命形势、革命前景和革命道路时指出:“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同样表现出这种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里所说的“走法不会完全一样”,实际上就是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多样性问题。列宁的论断深刻指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所以是多样化的,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各个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国情却千差万别,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各国特殊国情有机结合,自然会形成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基本原理。

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特殊国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原因的深刻揭示,为我们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权威的现实政策依据。

理论思考和历史发展均深刻揭示: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才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生搬硬套任何一种他国发展模式,只会窒息中国社会发展的旺盛活力,唯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正如有识之士指出,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共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个“七十年”;从十月革命至1987年是国际共运“外延扩大”的第二个“七十年”;此后将是国际共运“内涵深化”的第三个“七十年”,即社会主义要从量的增长(增加更多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质的提升(提供社会主义成功的榜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壮大社会主义的实力、改善社会主义的形象、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注释〗

1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光明日报,2008.2.26

2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163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11

4肖枫著.社会主义:转折与创新.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106